[发明专利]一种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6744.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2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昭明;周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54 | 分类号: | B60R19/54;B60R19/00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潘访华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多种 道路 无人驾驶 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包括:车轴、车身壳体和设置于车轴上的车轮;所述连接架通过连接件固设与所述车身壳体上且套设车轴的表面;所述防护罩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且位于车轮的表面,所述防护罩包括车轮防护部、安装定位壳和旋转连接部。本发明提供的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具有通过在车轮处设置防护罩配合第一伸缩缸和两个定位件当探测件检测到路面出现坑体时,通过第一伸缩缸推动定位件并配合带动结构和推动结构可以同时带动两个定位件夹紧车轴,从而防护罩可以跟随车轮转动,防护罩与坑体接触,形成一个防护桥梁,对车轮进行保护,防止车轮被划伤,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且使车体行驶过坑体使更加平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传递行驶道路的信息反馈给计算机从而进行对应的操作处理;
但当路面上出现有坑情况时,由于雷达等传感器检测的方向为水平检测,在检测路面坑时,需要倾斜设置,但由于车体高度有限,检测的距离距离较近,以及通过摄像设备等检测的距离同样有限,并且还需要检测两侧是否有其他车辆以及行人或者障碍物等,判断需要向哪一侧偏移方向,车体很难做出对应的操作,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所以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经过有坑的路面时,很难避免,无法对车胎进行保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解决了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经过有坑的路面时,很难避免,无法对车胎进行保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可适应多种道路的无人驾驶汽车,包括:
车轴、车身壳体和设置于车轴上的车轮;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通过连接件固设与所述车身壳体上且套设车轴的表面;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旋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且位于车轮的表面,所述防护罩包括车轮防护部、安装定位壳和旋转连接部,所述旋转连接部与连接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罩位于车轮的上侧,所述安装定位壳套设于所述车轴的表面,所述安装定位壳的内部且位于车轴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安装定位壳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缸,所述安装定位壳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结构,两个所述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缸和推动结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车轮防护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片;
所述第一伸缩缸输出轴的表面设置有带动结构,所述带动结构通过连接管连通;
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车身壳体的内测且位于定位片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摩擦块。
优选的,所述带动结构包括安装筒和第一活塞块,所述安装筒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定位壳的内侧且位于第一伸缩缸输出轴的表面,所述第一活塞块固设于所述第一伸缩缸输出轴的表面且位于安装筒的内部,所述安装筒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活塞块的下方设置有传动介质。
优选的,所述推动结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定位壳内壁的底部,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顶杆,所述上顶杆的顶端贯穿固定筒且与位于下侧的所述定位件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二活塞块的上侧套设有第一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安装筒和固定筒表面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