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成像技术的RV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快速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628.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肖;冯勇;孙梦馨;许江涛;李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刘菊兰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像 技术 rv 减速器 摆线 制造 误差 快速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成像技术的RV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模块(101)、图像处理模块(102)、误差求解模块(103)、结果显示模块(104)和数据存储模块(105);其中,成像模块(101)的输出分别连接图像处理模块(102)、结果显示模块(104)和数据存储模块(105)的输入,图像处理模块(102)的输出分别连接误差求解模块(103)、结果显示模块(104)和数据存储模块(105)的输入,误差求解模块(103)的输出分别连接结果显示模块(104)和数据存储模块(105)的输入;
成像模块(101)用于采集待测摆线轮(201)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模块(102)用于对待测摆线轮(201)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测摆线轮(201)的轮廓边缘以及轮廓边缘像素坐标矩阵,轮廓边缘包括齿廓以及中心孔轮廓;
误差求解模块(103)用于求解待测摆线轮(201)与标准摆线轮的轮廓边缘之间的误差;
结果显示模块(104)用于显示成像模块(101)、图像处理模块(102)和误差求解模块(103)产生的数据;
数据存储模块(105)用于存储成像模块(101)、图像处理模块(102)和误差求解模块(103)产生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成像技术的RV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像模块(101)包括光源(301)以及依次连接的变焦镜头(302)、CMOS图像传感器(303)、数据传输单元(304)和通信单元(305);
光源(301)用于照射待测摆线轮(201);
变焦镜头(302)用于对待测摆线轮(201)进行拍摄;
CMOS图像传感器(303)用于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待测摆线轮(201)的图像数据;
数据传输单元(304)用于传输待测摆线轮(201)的图像数据;
通信单元(305)用于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送给图像处理模块(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成像技术的RV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待测摆线轮(201)水平放置在工件台(202)中心,工件台(202)表面是水平光滑的平面,平面度要求为1μm;
变焦镜头(302)具有自动调焦功能,安装在工件台(202)正上方,变焦镜头(302)轴线位于工件台(202)中心且与工件台(202)表面垂直,垂直度要求为1μm,变焦镜头(302)焦距的调节要保证待测摆线轮(201)占据变焦镜头(302)的50%以上画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成像技术的RV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图像处理模块(102)包括依次连接的相机标定单元(401)、图像预处理单元(402)、图像边缘检测与特征提取单元(403)和像素级坐标提取单元(404);
相机标定单元(401)用于标定图像数据中像素坐标与实际坐标之间的关系;
图像预处理单元(402)用于对待测摆线轮(201)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图像边缘检测与特征提取单元(403)用于从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待测摆线轮(201)的轮廓边缘;
像素级坐标提取单元(404)用于对待测摆线轮(201)的轮廓边缘进行像素级坐标提取,得到轮廓边缘像素坐标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成像技术的RV减速器摆线轮制造误差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误差求解模块(103)包括依次连接的像素坐标转化单元(501)、齿廓对比单元(502)和误差计算单元(503);
像素坐标转化单元(501)用于将待测摆线轮(201)的轮廓边缘转化到标准齿廓坐标系中,使待测摆线轮(201)的轮廓边缘与标准摆线轮的轮廓边缘具有相同的坐标原点与坐标轴;
齿廓对比单元(502)用于求解相同针轮转角下,待测摆线轮(201)与标准摆线轮的轮廓边缘上的点坐标值和距离;
误差计算单元(503)用于求解待测摆线轮(201)的齿距误差和齿廓误差,以及中心孔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6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