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箱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4714.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成;荆振洋;孙丰涛;汪高峰;吴超;江金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7;H01M10/6563;H01M50/24;H01M50/249;H01M50/258;B60L50/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宫传芝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装置 具有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箱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电池箱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池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电池模组的外表面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二进风口连通;风机部与壳体连接,风机部用于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引入壳体内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壳体外。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电池模组的温度始终处于均衡状态,有效地避免了电池模组的温度出现温差的情况。采用本申请的电池箱装置的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风冷是动力电池箱常用冷却方式之一,冷却效果介于自然冷却与液冷之间,适用于电量少、充放电倍率不高的电池箱;相较于液冷,其主要优点是结构配置简单,系统重量较轻、工艺成本低、不存在漏液的风险。但由于空气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的先天不足,在对流换热时,很容易吸热达到饱和,对于长模组串联散热,很容易导致模组背风侧电芯散热不足,迎风侧与背风侧电芯温差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组件的迎风侧与背风侧电芯温差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箱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设置于容纳腔内,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容纳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电池模组的外表面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第一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二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第二进风口连通;风机部,风机部与壳体连接,风机部用于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引入壳体内与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后,通过出风口排出壳体外。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独立地设置,第一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出风口连通设置,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出风口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相连通地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壳,底壳具有底板和第一围板,第一围板沿底板的周向设置,第一围板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电池模组的底部与底板和第一围板之间形成第一冷却通道。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上盖,上盖具有顶板和第二围板,第二围板沿顶板的周向延伸设置,底壳与上盖围设成容纳腔,顶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电池模组的顶部与顶板的内表面之间,以及电池模组的外周面与第二围板之间形成第二冷却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通道沿底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冷却通道沿底壳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气流沿水平方向从第二进风口进入壳体内。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为多个,多个第二进风口沿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凸起结构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沿上盖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为多个,多个第一进风口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冷却通道为多个,多个第一冷却通道与多个第一进风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一冷却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冷却通道的过流量与其余的第一冷却通道的过流量不同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冷却通道为四个,四个第二冷却通道沿壳体的宽度方向的过流量的比值为:Q1:Q2:Q3:Q4=1:2:2:1。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安装侧板,安装侧板与底壳和上盖连接,风机部与安装侧板连接,安装侧板开设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开设于底壳的与安装侧板相对设置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沉桩施工的工程试验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食用油加工的过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