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铜管在线退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4168.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晋龙;罗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11/00;C22F1/08;C21D1/26;F26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邵郑军 |
地址: | 3352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铜管 在线 退火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铜管在线退火设备,其包括机体,还包括与机体连接的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及传输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涡流线圈及与涡流线圈电连接的供电器,所述涡流线圈内形成供材料通过的加热通道,所述传输装置用于带动材料通过加热通道;所述机体位于涡流线圈的进料侧设置有预热管及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加热通过预热管内的材料,所述预热管远离涡流线圈侧设置有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测温传感器,所述测温传感器上连接有用于接收其温度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预热组件连接以响应温度信号控制预热组件的预热温度。本申请具有减少外界温度对退火材料品质的影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铜管退火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铜管在线退火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退火处理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降低残余应力以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目前,退火处理一般由退火炉完成,一般退火炉均采用涡流加热的方式进行在线退火。在线退火时,铜管等金属材料穿过通电线圈形成的通道,并以设定速度移动,同时线圈内通入交变电流,通过涡流对铜管等金属材料进行加热,之后再对铜管进行冷却,完成退火。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铜管等金属材料进入线圈形成的通道前的初始温度相差较大,容易使材料退火后的品质下滑,存在有材料退火质量下滑的缺陷。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对退火材料品质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铜管在线退火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铜管在线退火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铜管在线退火设备,包括机体,还包括与机体连接的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及传输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涡流线圈及与涡流线圈电连接的供电器,所述涡流线圈内形成供材料通过的加热通道,所述传输装置用于带动材料通过加热通道;
所述机体位于涡流线圈的进料侧设置有预热管及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加热通过预热管内的材料,所述预热管远离涡流线圈侧设置有用于测量材料温度的测温传感器,所述测温传感器上连接有用于接收其温度信号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预热组件连接以响应温度信号控制预热组件的预热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测温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温度值判断材料退货前的初始温度,再通过预热组件与预热管对材料进行预热,使得材料在退火前达到统一的温度值,方便涡流线圈对材料进行统一加热与退火,最后冷却装置再对材料进行统一冷却,以此减少外界温度对退火材料品质的影响,改善退火材料最终的品质,使得各退火材料各项参数趋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预热管与涡流线圈之间设置有反馈测温器,所述反馈测温器用于测量材料预热后的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馈测温器用于测量材料在预热后的温度,通过预热后的温度方便工作人员调整预热组件的热量输出,或者根据预热后的温度调整涡流线圈内通入的电流值,以此使退火温度达到设定标准,减少对材料品质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反馈测温器连接以读取第二温度值,并基于第二温度值与设定值的差值控制预热组件的预热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热后的温度是否达到所需温度判断预热效果,若第二温度值相比设定值偏低,则需要提升预热温度,提升预热组件的热量输出。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位于涡流线圈出料侧的冷却槽及喷嘴,所述喷嘴与供水源连接,材料穿过冷却槽与喷嘴之间,所述预热组件包括与冷却槽内连通的回用管及与回用管连接的传输泵,所述回用管呈螺旋状且套设于预热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4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