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天窗的全自动注胶及胶量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33875.3 | 申请日: | 202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金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德汽车零部件(长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3/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宝来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天窗 全自动 检测 系统 | ||
应用于天窗的全自动注胶及胶量检测系统属于全自动注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导向机构、Z向支撑结构、伺服旋转机构、主定位销、传动机构、天窗到位传感器、注胶量检测激光传感器、Z向夹紧机构、尼龙导向机构、挡停机构、Z向底部仿形支撑、基板、固定底座和控制器。本发明具有全自动电控的传动系统与定位系统,应用新兴的传感器技术来取代人工目视产品质量,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应用伺服技术实现全自动的旋转定位,使产品的精准定位,实现定位的全自动化,精准化。全自动的注胶系统及胶量检测系统使注胶适量,减少返工返修成本,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自动注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天窗的全自动注胶及胶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的大背景下,为企业减少人力成本,节省开销,产品高度的自动化,精准化已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使用高效、高速、精准的传感系统,快速、精准、安全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及可控制的工业步序控制系统,是工业自动化的大趋势,这样不仅会较少企业对人员的投入,节省企业的开销,而且可以实现高效、精准、节约、安全的生产出合格产品。
现有的密封系统大多为人工注射胶体,即使存在注胶系统及定位系统以及胶量的控制系统,其大多数为程序控制步续,其余的如胶量、位置等仍需要人工目视控制,不能做到精准控制。目视胶体或胶量的注射效果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注胶道或注胶口注射轨迹可能出现偏差,导致产品注胶量达不到注胶工艺要求,需要返工返修,或者导致产品损坏直接报废;人工目视注胶量的多少,可能会出现人员疲惫,导致人员出现误判或者失误,进而导致注胶不足或者注胶量过多,可能最终导致产品漏水,出现质量问题。当出现定位不精确时,需要经常手动调节注胶位置来满足工艺要求,这样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及生产节拍,出现注胶量不足时需要返修或返工,严重的需要报废,这样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及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天窗的全自动注胶及胶量检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注胶系统及定位系统以及胶量的控制系统,其大多数为程序控制步续,其余的如胶量、位置等仍需要人工目视控制,不能做到精准控制影响产品的质量及成本的技术问题。
应用于天窗的全自动注胶及胶量检测系统,包括导向机构、Z向支撑结构、伺服旋转机构、主定位销、传动机构、天窗到位传感器、注胶量检测激光传感器、Z向夹紧机构、尼龙导向机构、挡停机构、Z向底部仿形支撑、基板、固定底座和控制器;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型材框架和导向传输带;所述型材框架位于基板上并水平布置,型材框架的上部对称设置有导向传输带;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伺服电机、传动杆和举升气缸;所述传动伺服电机通过固定安装在型材框架的一端下部,传动伺服电机与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传输带连接;所述举升气缸的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举升气缸的一端与型材框架固定连接;
所述伺服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伺服电机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固定底座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基板的中部连接,旋转轴通过减速器以及角度器与旋转伺服电机连接;
所述Z向支撑结构为伸缩杆,伸缩杆的下部固定安装在基板上,伸缩杆的上部沿与基板垂直的Z轴方向伸缩调节,伸缩杆的上部表面设置有橡胶软性材质,伸缩杆的上部表面与天窗框架零件接触式连接;
所述天窗到位传感器安装在基板上并且位于挡停机构的一侧;
所述注胶量检测激光传感器安装在基板上并且位于型材框架的一侧;
所述天窗框架Z向夹紧机构包括两组以上对应布置的摆头气缸;所述摆头气缸包括旋转气缸和安装在旋转气缸上部的摆头;所述摆头沿周向旋转并沿轴方向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德汽车零部件(长春)有限公司,未经科德汽车零部件(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