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华眼镜蛇咬伤猪模型的制备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651.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冬凌;廖明;黄智;莫财锋;宋鹏书;程晓阳;李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冬凌;廖明;黄智;莫财锋;宋鹏书;程晓阳;李亚兰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A61K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华 眼镜 蛇咬伤 模型 制备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眼镜蛇咬伤猪模型的制作方法、眼镜蛇蛇毒对猪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动物模型的用途。将眼镜蛇蛇毒冻干粉溶解后按2mg/kg注射入猪腿部肌肉处,6h后即可获得目标动物模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中华眼镜蛇咬伤大型动物模型的问题。该模型具有成功率高、重复性强、病理改变稳定等优势。眼镜蛇咬伤病情较长,该模型模拟人类被眼镜蛇咬伤,能够较好的贴近人类被眼镜蛇咬伤后的生理病理动态过程,有助于动态分析眼镜蛇咬伤后的发病临床表现和机制。该模型可为研究中华眼镜蛇蛇毒的在人体代谢变化以及肌肉坏死机理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为研究眼镜蛇咬伤的临床表征、病理生理机制、精准化治疗、抗毒蛇咬伤药物的筛选及抗蛇毒血清疗效的评价等研究提供创新技术方法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华眼镜蛇咬伤猪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用途。
背景技术
毒蛇咬伤(蛇伤)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个易忽视的重要的热带/亚热带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约有500万蛇伤事件发生,造成约2.5万—12.5万人死亡。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华眼镜蛇咬伤的发病率(16.68%)居蛇伤的第2位,且眼镜蛇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剧毒蛇种之一。眼镜蛇毒为混合毒,包括神经毒素和血循毒素等,神经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麻痹、心力衰竭;血循毒表现为心脏受损,呈现中毒性心肌病,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直至死亡。目前眼镜蛇咬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着挑战,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突出问题。为准确诊断、科学评价眼镜蛇咬伤的发展进程及生理病理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眼镜蛇咬伤病症相似的动物模型,方能使研究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眼镜蛇咬伤动物模型的构建制作的相关文献。
眼镜蛇以捕杀老鼠为食,是鼠类等动物的天敌,长期的物种进化也决定了蛇毒素会对鼠类等动物造成快速的死亡,无法动态分析蛇伤发展进程。而形态均一,遗传性及耐受性稳定的猪的组织器官、血常规、生化等指标与人类相似度较高,采用猪为模型制备眼镜蛇咬伤的动物模型,能够较好的符合人被毒蛇咬伤后的发病机制、代谢变化以及生理病理的动态过程,有助于动态分析蛇伤的发展进程,为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的体内代谢变化及致肌肉坏死机理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华眼镜蛇咬伤猪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以及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中华眼镜蛇咬伤大型动物模型的问题。该动物模型有助于动态分析眼镜蛇咬伤的发生发展进程,更贴近人类被眼镜蛇咬伤的病理生理的动态过程,为研究眼镜蛇咬伤的临床表征、病理生理机制、精准化治疗、抗毒蛇咬伤药物的筛选及抗蛇毒血清疗效的评价等研究提供创新技术方法支撑。
本申请提供一种眼镜蛇咬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以及用途。技术方案具体分为两个步骤:(1)探索猪肌肉注射眼镜蛇蛇毒的LD50;(2)制备眼镜蛇咬伤的猪模型。
所述猪肌肉注射眼镜蛇蛇毒的LD50为5-7mg/kg,优选剂量为6mg/kg。
所述制备眼镜蛇咬伤的猪模型的蛇毒剂量为0.56~3.5mg/kg,优选剂量为2mg/kg。
优选的,注射眼镜蛇蛇毒溶液的体积按猪体重的0.2ml/kg计。
优选的,配制蛇毒时避免剧烈摇晃,4℃冰箱过夜充分溶解后使用,但长久放置后毒性会降低。
优选的,所述制备眼镜蛇咬伤的猪模型是将眼镜蛇蛇毒冻干粉溶解后注射入猪腿部肌肉,72h不间断观察猪的运动状态、呼吸表现、眼耳口鼻分泌状况等生物学行为状态;并结合血液检测指标的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乳酸脱氢酶(LDH)、AST/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再根据猪的心脏、肌肉组织等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制备眼镜蛇咬伤的猪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冬凌;廖明;黄智;莫财锋;宋鹏书;程晓阳;李亚兰,未经何冬凌;廖明;黄智;莫财锋;宋鹏书;程晓阳;李亚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下机械设计绘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