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9749.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武;冯文军;谭瀚茗;马雄亚;解松源;王猛;罗云刚;程翔;谢峰;孔德成;郑贤江;李长福;周恩年;徐建华;姚元宏;罗书磊;马琦璐;王守梅;王刚;何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8;B01D53/52;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二硫化碳 粘胶 纤维 生产 废气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对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用以使至少部分的硫化氢被氧化;以及,对催化氧化处理所获废气依次进行碱洗和碳吸附处理,至少用以回收废气中的二硫化碳,从而实现废气的有效处理。本发明为粘胶纤维行业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新工艺,解决了国内粘胶纤维行业传统废气回收处理技术中NaOH消耗量过大、H2S洗涤后废水处理困难、废气中H2S和CS2回收难等行业问题,使“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含硫化氢、二硫化碳废气主要来自纺练车间、酸站车间、排水车间等,废气中主要含有硫化氢、二硫化碳、空气、水蒸气等。行业内广泛采用的处理方式是:苛性钠吸收法和燃烧法。苛性钠吸收法是先通过氢氧化钠将废气中的硫化氢反应掉,反应完的废碱水用于制片碱(硫氢化钠),之后废气经碳吸附工艺,回收其中的二硫化碳。该方法会大量消耗氢氧化钠,最终获得的硫氢化钠价值低廉,不易处理,同时会产生大量难处理废水。燃烧法是将废气通入燃烧室进行燃烧处理,最终将含硫气体全部氧化成三氧化硫。该方法对高浓度废气比较经济适用,但无法保留粘胶纤维所需的二硫化碳,无法使二硫化碳得到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包括:
对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用以使至少部分的硫化氢被氧化;
以及,对催化氧化处理所获废气依次进行碱洗和碳吸附处理,至少用以回收废气中的二硫化碳,从而实现废气的有效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系统,包括:
催化氧化装置,其至少用以对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进行催化氧化处理,使至少部分的硫化氢被氧化;
碱洗装置,其至少用以去除催化氧化处理所获废气中余留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以及,
碳吸附装置,其至少用以对从碱洗装置输入的废气进行碳吸附处理,从而去除废气中的二硫化碳。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高效硫分离设备,其至少用以对催化氧化处理所获废气中的硫单质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废气收集装置,其至少用于对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进行收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方法,包括:
提供所述的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处理系统;
将含硫化氢、二硫化碳的粘胶纤维生产废气送入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大部分硫化氢被氧化,得到硫和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后的气体,通过高效硫分离设备将硫进行分离,分离后的废气主要含二硫化碳、残余的硫化氢和少量二氧化硫;
分离后的废气,首先经过碱洗设备碱洗,将残余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去除,之后再将废气送入碳吸附装置进行碳吸附处理,回收二硫化碳,实现二硫化碳的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