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及单向进给取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085.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脉乐;尹建军;韩佃雷;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入式取苗 装置 单向 进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及单向进给取苗方法,涉及作物钵苗移栽技术领域;该探入式取苗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取苗臂;所述驱动机构用来驱动取苗臂作相应的取苗动作和放苗动作;所述取苗臂包括支架、滑块、取苗装置和推苗装置,所述支架固接在驱动机构中的非圆行星轮上,所述滑块铰接在支架上,所述取苗装置和推苗装置通过曲柄和连杆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曲柄固接在行星架上,连杆一端铰接在曲柄上,另一端铰接在推苗杆上。本发明基于上述探入式取苗装置的单向进给取苗方法实现了穴盘苗高效、低损伤取苗,仅需单一方向供苗进给,简化了供苗系统的结构,有利于保证苗钵基质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钵苗移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及单向进给取苗方法。
背景技术
作物钵苗移栽是将培育的穴盘苗,移栽到温室或大田的过程。作物钵苗移栽可以提前育苗,有利于获得壮苗,移栽后定根早、发育早,可提高作物幼苗抵御寒冷、洪涝、干旱、盐碱和病虫害的能力,缩短田间生长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另外,作物钵苗移栽可选择适宜的时节移栽,避开恶劣的气候环境,对发展优质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机械化作物钵苗移栽普遍采用半自动移栽机,由人工取苗、喂苗,装备完成栽植过程,导致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全自动作物钵苗移栽的关键在于机械化取苗,通过装备实现钵苗与穴盘分离。目前,国内作物钵苗移栽技术主要集中于栽植机构、取苗机构传动系统、供苗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供苗系统从横、纵两个方向给取苗机构供苗,造成供苗精准性差,取苗成功率低,没有实现伤苗率低、苗钵基质完整性好的取苗臂等执行部件的可靠装置,缺少简单、有效的取苗装置及高效、低损伤取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及单向进给取苗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实现作物钵苗高效、低损伤取苗,降低伤苗率,保证苗钵基质的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取苗臂,所述驱动机构用来驱动取苗臂作相应的取苗动作和放苗动作;所述取苗臂包括支架、滑块、取苗装置和推苗装置;所述支架与换向杆铰接,且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中的非圆行星轮上,支架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推苗装置中的推苗杆上,推苗杆中间段与换向杆铰接,推苗杆的一端连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推苗器;推苗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杆的一端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曲柄上,曲柄固接在行星架上,通过行星架的转动从而带动曲柄的转动;所述取苗装置包括换向杆、拉杆Ⅰ、拉杆Ⅱ、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所述拉杆Ⅰ和拉杆Ⅱ的一端均铰接在换向杆的相同位置处,拉杆Ⅰ和拉杆Ⅱ的另一端分别与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的中间段铰接;所述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通过转销连接,且转销可同时沿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上的滑槽滑动,从而使得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的另一端实现取苗和放苗。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非圆太阳轮、非圆中间轮、非圆行星轮和行星架;所述非圆太阳轮固定不动,行星架铰接在非圆太阳轮上,非圆中间轮和非圆行星轮分别铰接在行星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在所述拉杆Ⅰ和拉杆Ⅱ与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铰接的位置处分成两段,一段带有滑槽,转销可沿滑槽滑动,另一段结构为弧形针结构,用来取苗和放苗。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取苗针Ⅰ和弧形取苗针Ⅱ对称分布,对称轴的轴线过转销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连杆、推苗杆、滑块和支架构成平面杆机构,实现由驱动机构的不等速转动到取苗装置和推苗装置的运动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推苗器结构为L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