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及单向进给取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085.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7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周脉乐;尹建军;韩佃雷;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入式取苗 装置 单向 进给 方法 | ||
1.一种探入式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00)和取苗臂,所述驱动机构(100)用来驱动取苗臂作相应的取苗动作和放苗动作;
所述取苗臂包括支架(2)、滑块(7)、取苗装置(300)和推苗装置(600);所述支架(2)与换向杆(301)铰接,且所述支架(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机构(100)中的非圆行星轮(104)上,支架(2)的另一端铰接有滑块(7),滑块(7)滑动安装在推苗装置(600)中的推苗杆(601)上,推苗杆(601)中间段与换向杆(301)铰接,推苗杆(601)的一端连接有弹簧(602)的一端,弹簧(602)的另一端连接有推苗器(603);推苗杆(601)的另一端铰接在连杆(8)的一端上,连杆(8)的另一端铰接在曲柄(9)上,曲柄(9)固接在行星架(103)上,通过行星架(103)的转动从而带动曲柄(9)的转动;
所述取苗装置(300)包括换向杆(301)、拉杆Ⅰ(302)、拉杆Ⅱ(303)、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所述拉杆Ⅰ(302)和拉杆Ⅱ(303)的一端均铰接在换向杆(301)的相同位置处,拉杆Ⅰ(302)和拉杆Ⅱ(303)的另一端分别与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的中间段铰接;所述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通过转销(4)连接,且转销(4)可同时沿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上的滑槽滑动,从而使得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的另一端实现取苗和放苗;
所述驱动机构(100)包括非圆太阳轮(101)、非圆中间轮(102)、非圆行星轮(104)和行星架(103);所述非圆太阳轮(101)固定不动,行星架(103)铰接在非圆太阳轮(101)上,非圆中间轮(102)和非圆行星轮(104)分别铰接在行星架(103)上;
所述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在所述拉杆Ⅰ(302)和拉杆Ⅱ(303)与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铰接的位置处分成两段,一段带有滑槽,转销(4)可沿滑槽滑动,另一段结构为弧形针结构,用来取苗和放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入式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对称分布,对称轴的轴线过转销(4)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入式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9)、连杆(8)、推苗杆(601)、滑块(7)和支架(2)构成平面杆机构,实现由驱动机构(100)的不等速转动到取苗装置(300)和推苗装置(600)的运动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入式取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苗器(603)结构为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3至4任一项所述的探入式取苗装置的取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穴盘及其中的钵苗以长边为水平状态倾斜置于载苗台上,并沿长边方向单向匀速、间歇或变速供苗进给;根据穴盘横向穴数设置相同数量的取苗臂,沿穴盘短边方向设置取苗臂对应各行钵苗,沿穴盘长边方向依次错开各列钵苗设置取苗臂;工作中,沿穴盘长边方向单向进给供苗,各取苗臂依次取出对应行和列的钵苗;当一个穴盘中的钵苗均被取出后,随着供苗系统继续进给,空穴盘自动从载苗台掉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入式取苗装置的取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苗臂取苗模式和取苗臂放苗工作模式;
取苗臂取苗模式:行星架(103)和非圆行星轮(104)相对转动,带动取苗装置(300)和推苗装置(600)工作,取苗装置(300)中的换向杆(301)在支架(2)和连杆(8)的共同作用下运动,带动拉杆Ⅰ(302)和拉杆Ⅱ(303)工作,从而带动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工作,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沿转销(4)向弧形针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的弧形针结构收紧,从而实现取苗动作;
取苗臂放苗模式: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沿转销(4)向弧形针结构反向滑动,从而使得弧形取苗针Ⅰ(304)和弧形取苗针Ⅱ(305)的弧形针结构撑开,同时,推苗装置(600)中的推苗器(603)推动钵苗从而实现放苗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0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