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7603.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时;彭启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C1/02 | 分类号: | F42C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信 碟形簧 后坐 发火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信后坐发火机构,包括同轴布置的碟形簧、击针、压圈、火帽、火帽座。击针与碟形簧紧固连接,碟形簧设置在压圈与火帽座之间,通过碟形簧的弹簧特性识别意外跌落环境与正常发射环境。当处于意外跌落环境时,跌落过载使碟形簧产生的变形未过碟形簧翻转平面,击针不会刺戳火帽,而在跌落过载消失后,碟形簧连同其上的击针就会恢复原位,保证了安全性;当弹丸正常发射时,碟形簧连同其上的击针在发射过载的作用下,内锥面越过翻转平面,碟形簧下翻,使得击针刺戳火帽,完成发火。本发明提出的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适用于径向尺寸稍大而轴向尺寸较小的高发射过载场合,结构简约,安全性高,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引信后坐发火机构都是针刺发火机构。传统的引信后坐发火机构多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作为保险件,偶尔也见有用刚性抗力件作为保险件。由于后坐针刺发火机构发火时需要对击针导向(一般认为导向长度应是其直径的3倍以上),所以后坐针刺发火机构往往需要占用引信较大的轴向尺寸。
地雷是一种爆炸性障碍武器,通常布设在地下或者地面上,用以杀伤敌有生力量和破坏其武器装备,因而地雷需要具有隐蔽性和灵活性。碟形簧是由钢带冲压成型(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的具有负刚度特性的碟状垫圈式非线性弹性元件,其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尺寸,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并且能在很小的变形条件下,承受范围变化很大的轴向载荷,具有较好的缓冲和吸震能力。使用碟形簧作为地雷引信发火机构的抗力件,能有效缩减地雷引信的轴向尺寸,从而减少地雷的整体轴向尺寸,使地雷微型化增加其隐蔽性。碟形簧的弹簧特性使其可以正确识别意外跌落环境与正常发射环境,提高安全性。以往使用碟形簧发火机构的地雷都是需要人工布设的压发型地雷,所需压力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如M606防坦克地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有效缩减了引信的轴向尺寸,实现引信小型化。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适用于高发射过载环境,包括同轴布设的压圈、碟形簧、火帽座、击针和火帽;其中击针固连于碟形簧中心,碟形簧的外缘设置在火帽座上,击针和碟形簧的上部伸入压圈的中心孔,压圈外缘卡入火帽座并压在碟形簧的外缘上,不影响碟形簧沿轴向运动,火帽设置在火帽座底部中心,击针对准火帽。
所述火帽座为向下凸出的碗形腔体,其底面为平面,火帽固定在底面中心,在碗口设有一圈卡槽,碟形簧的外缘设置在卡槽上,同时碟形簧向上凸起,与碗形腔体之间形成闭合空间,该闭合空间的轴向距离作为击针的行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1)使用碟形簧作为引信后坐发火机构的抗力零件,省去了击针运动导向尺寸,可以减小引信内部轴向空间占用,结构简约,成本低廉。
(2)适用于轴向尺寸较小、径向尺寸稍大的高发射过载场合,如炮弹引信。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给出了本发明所述的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在发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所述的引信碟形簧后坐发火机构,用于减少引信轴向尺寸,实现引信小型化,包括同轴布置的压圈1、碟形簧2、火帽座3、击针4和火帽5。其中击针4固连于碟形簧2中心,碟形簧2的外缘设置在火帽座3上,击针4和碟形簧2的上部伸入压圈1的中心孔,压圈1外缘卡入火帽座3并压在碟形簧2的外缘上,不影响碟形簧2的轴向运动,火帽5设置在火帽座3底部中心,击针4对准火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