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24274.6 | 申请日: | 2021-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柏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精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70;B65H59/10;B65H63/00;H01F41/06;H02K15/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全自动 飞叉式绕线机 | ||
1.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包括机架(1)、底板(2)、挂线组件(3)、绕线组件(4)、换极组件(5)、扯线组件(6)、安全光栅(7)、下压限位板(8)和挂线限位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部与底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挂线组件(3),所述挂线组件(3)由挂线电机(31)、联轴器(32)、丝杆(33)、轴承座(34)、滚珠轴承(35)、挂线座(36)、飞叉(37)、进线板支杆(38)和防跳线器(39)组成,所述底板(2)顶部的一侧与挂线电机(3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挂线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2)与丝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3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34)与底板(2)顶部的中心和一侧固定连接,且丝杆(33)的中段活动套接有滚珠轴承(35),所述滚珠轴承(35)的顶部与挂线座(36)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挂线座(36)一侧的中心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飞叉(37),且挂线座(36)另一侧的顶端与若干个进线板支杆(3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进线板支杆(3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防跳线器(39);所述挂线座(36)另一侧的中心通过绕线轴套固定安装有绕线组件(4),所述绕线组件(4)由绕线轴(41)、绕线套(42)、绕线拨杆(43)、同步轮(44)、同步带(45)、张紧轮(46)、绕线步进电机(47)、绕线感应盘(48)和绕线光电感应器(49)组成,所述挂线座(36)另一侧的中心通过绕线轴套与若干个绕线轴(41)的中段活动套接,所述绕线轴(41)的一端通过绕线套(42)固定安装有绕线拨杆(43),且绕线轴(41)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同步轮(44),所述同步轮(44)的外圆周与同步带(45)的内圆周相接触,所述同步带(45)的内圆周分别与张紧轮(46)和绕线步进电机(47)输出端的驱动轮的外圆周相接触;所述底板(2)顶部另一侧的中心通过换极轴套固定安装有换极组件(5),且底板(2)顶部另一侧的两角通过杆套固定安装有扯线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极组件(5)由换极轴(51)、换极夹座(52)、换极齿轮(53)、换极齿条(54)、换极气缸(55)和齿条限位座(56)组成,所述底板(2)顶部另一侧的中心通过换极轴套与若干个换极轴(51)的中段活动套接,所述换极轴(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换极夹座(52),且换极轴(51)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换极齿轮(53),所述换极齿轮(53)的齿廓与换极齿条(54)的齿廓啮合,所述换极齿条(54)侧面的中心与换极气缸(5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换极齿条(54)的两边均设置有齿条限位座(56),所述齿条限位座(56)的顶部与底板(2)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扯线组件(6)由气缸杆(61)、下压气缸(62)、下压板(63)、护套气缸(64)和左右扯线气缸(65)组成,所述底板(2)顶部另一侧的两角通过杆套与气缸杆(61)的中段活动套接,所述气缸杆(61)的一端与下压气缸(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杆(61)的另一端与下压板(63)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63)顶部的一侧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护套气缸(64),且下压板(63)顶部的一角固定安装有左右扯线气缸(65),所述左右扯线气缸(6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扯线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感应盘(48)的侧面与同步轮(44)的侧面固定连接,且绕线感应盘(48)与绕线光电感应器(49)为配合构件,所述绕线光电感应器(49)分别固定安装在挂线座(36)另一侧的顶端两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顶部另一侧的另外两角均固定安装有安全光栅(7),且底板(2)顶部的另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下压限位板(8)和挂线限位板(9),所述下压限位板(8)位于下压板(63)底部两角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精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精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42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