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固相光电芬顿降解NO的C3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3596.9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蝶青;邹杭君;杨清羽;张少;贾俊粉;赵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涂柳晓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固相 光电 降解 n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固相光电芬顿降解NO的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不锈钢网密置于样品瓶中,向样品瓶中加入LiCl和磷酸的混合溶液,加热样品瓶;得到不锈钢电极片;将不锈钢电极片放入石英舟,加入硫源,将石英舟高温焙烧;得到硫化的不锈钢电极片;将三聚氰胺置于坩埚在马弗炉中焙烧;将得到的C3N4中粉末置于烧瓶中;将HNO3加入到粉末中得到C3N4‑sol备用;将C3N4‑sol涂覆于不锈钢网的表面,焙烧,得到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实现了气相的光电芬顿技术应用在NO气体污染物的降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气固相光电芬顿降解NO的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NO作为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并且过量吸入NO会造成人体健康的危害。利用光电催化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来降解污染物,具有清洁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电的引入可以调高光催化剂电荷分离效率。引入芬顿技术到气相污染物的治理可以有效弥补光电催化降解能力不足的缺点,光电催化与芬顿技术的连用有效提高了NO的降解效率,对于实际处理气相污染物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气固相光电芬顿降解NO的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固相光电芬顿降解NO的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针对现有光电催化技术中催化剂降解效率低下的问题,将液相中的芬顿反应引入到气相中,摆脱了pH值对芬顿反应的影响,并且不会产生铁泥的二次污染以及铁离子的循环,实现了气相的光电芬顿技术应用在NO气体污染物的降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固相光电芬顿降解NO的C3N4Fe(1-x)S不锈钢电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片裁剪成3cm*3cm清洗干净的不锈钢网置于30mL的密闭玻璃瓶样品瓶中,随后向样品瓶中加入30mL含1~3mol/L的LiCl和磷酸的混合溶液,利用烘箱加热样品瓶,反应时间为2~3h,反应温度为100~150℃;待冷却至室温之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将不锈钢网洗净,干燥后得到刻蚀完成的不锈钢电极片;
B:将刻蚀的不锈钢电极片放在石英舟一侧,另一侧加入0.2~0.6g硫源,将石英舟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氛围下高温焙烧;反应温度为400~600℃,反应时间为3~5h,待冷却至室温之后取出得到硫化的不锈钢电极片;
C:将5g的三聚氰胺置于坩埚中用锡箔纸包好在马弗炉中焙烧,反应温度为450~650℃,反应时间为3~5h,加热速率设定为2.3K/min;将0.5g反应得到的C3N4中粉末置于带有冷凝器的100mL圆底烧瓶中,冷却水的温度为 25℃;然后将40~60mL 65wt%HNO3加入到粉末中,搅拌并在80℃下回流2~ 4h得到C3N4-sol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3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