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旁设备、轨道星链系统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2923.9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6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律;包峰;张春雨;闻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马军芳;张艳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轨道 系统 列车 运行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旁设备、轨道星链系统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涉及交通轨旁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克服现有车载智能设备感知范围受限的问题。轨旁设备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轨旁的检测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轨旁资源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列车的轨旁资源请求,且在轨旁资源处于释放状态时,对轨旁资源进行驱动控制;轨旁资源控制模块还用于监控轨旁资源的状态;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与地面中心及目标列车通信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轨旁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旁设备、轨道星链系统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VBTC系统)逐渐成为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车车通信系统以车载智能设备为核心,强化了列车之间的通信、简化了车地通信,降低了系统设备数量及系统耦合度。相关技术中,车车通信技术仍有一定局限性。例如,列车的车载智能设备感知的距离有限,再加上很容易受到弯道、隧道等环境制约,导致车载智能设备的感知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轨旁设备、轨道星链系统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用于克服现有车载智能设备感知范围受限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旁设备,包括:
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轨旁的检测信息;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包括如下至少一个:轨道区段已出清、轨道区段被占用、障碍物检测结果、障碍物识别结果;
轨旁资源控制模块,所述轨旁资源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目标列车的轨旁资源请求,且在所述轨旁资源处于释放状态时,对所述轨旁资源进行驱动控制;所述轨旁资源控制模块还用于监控轨旁资源的状态;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地面中心及目标列车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地面中心和/或目标列车,或者,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轨旁资源的状态发送至所述地面中心和/或目标列车。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星链系统,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多个轨旁设备;其中,多个所述轨旁设备间通过自组网技术和/或多跳组网技术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包括:目标列车、地面中心及至少一个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轨旁设备;所述轨旁设备与所述地面中心及目标列车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旁设备、轨道星链系统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轨旁设备能够实现对轨旁设备的检测信息的采集,能够对检测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还能够对轨旁资源进行驱动控制及对轨旁资源的状态进行监控,且能够将处理结果、轨旁资源的状态等发送至地面中心和/或目标列车,使得轨旁设备具有融合通信、智能感知、目标列车辅助运行和信号控制等功能,利于延伸目标列车视距,从而克服了车载智能设备的感受范围受限的问题,且还利于实现车地通信、车轨协同、轨旁资源控制等功能,利于进一步精简轨旁的设备,利于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轨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轨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星链系统的应用意图;
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星链的无线通信示意图;
图5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