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双水相富集方法与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22308.8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田波;王美婵;田然;姜彬;冯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40;G01N30/14;G01N30/02;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新雨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制品 氰酸盐 双水相 富集 方法 检测 | ||
一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双水相富集方法与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所述为:试样前处理:称取液体乳样品40g(或者称取乳粉制品4g,加入36g水,涡旋混溶),加入50%三氯乙酸水溶液9‑10g,加入0‑1%过氧化氢水溶液1g,混匀,然后将样品离心分离,取上清液经0.22μm水性滤膜过滤,滤液备用;使用乙腈/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进行滤液中的硫氰酸根分离、富集预处理。使用乙腈/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硫氰酸盐进行富集预处理,简单、便捷、成本低、富集效率高,省去了反相除脂柱处理,尤其获得了较高的测定灵敏度;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相比,通过双水相体系前处理,除去了乳与乳制品本身颜色的干扰,获得了更高的测定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双水相富集方法与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乳与乳制品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但其丰富的营养也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极易腐败变质。硫氰酸盐是含硫氰根离子(SCN-)的化合物,在牛乳中可有效的抑菌、保鲜及延长牛乳保质期。在食品运输、储存过程缺乏冷链的条件下,允许使用硫氰酸钠在生乳中作为防腐剂。随着冷链储运的发展,且因为硫氰酸钠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超范围超量使用现象,乳与乳制品中禁止添加硫氰酸钠。
目前我国尚未公布有关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检测的国家标准,现行有关硫氰酸盐测定的行业标准多采用离子色谱法与分光光度法,前处理操作繁琐,耗时长,测定干扰因素大、灵敏度相对较低、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研究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提取与富集技术,从而排除乳成分的干扰,提供一种灵敏度更高、操作更简便、成本更低、更高效的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富集与检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测定繁琐、耗时长、灵敏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双水相富集方法与检测方法。乳液经过除脂除蛋白处理后,加入双水相体系进行硫氰酸盐的富集处理,收集体系上相溶液,用离子色谱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步骤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灵敏高效的富集与检测,为乳与乳制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了新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双水相富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
步骤一:试样前处理:称取液体乳样品40g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或者称取乳粉制品4g,加入36g水,涡旋混匀溶解,再称取40g乳粉溶液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50%三氯乙酸水溶液9-10g,0-1%过氧化氢水溶液1g,混匀,然后离心,取上清液经0.22μm水性滤膜过滤,滤液备用;
步骤二:提取:使用乙腈/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进行滤液中的硫氰酸根分离、富集预处理,收集上相溶液,记录上相体积。
一种对上述富集得到的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进行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离子色谱法或分光光度法。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乙腈/硫酸铵体系的双水相技术将硫氰酸盐从乳或乳制品中提取富集后,使用离子色谱法或分光光度法进行硫氰酸盐含量测定。使用乙腈/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硫氰酸盐进行富集预处理,简单、便捷、成本低、富集效率高,与传统标准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相比,双水相体系的分离、富集前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测定灵敏度,并省却了反相除脂柱处理;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相比,通过双水相体系前处理,除去了乳样品自身颜色的干扰,获得了更高的测定灵敏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正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记载的是一种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双水相富集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