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玻璃微裂纹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21655.9 | 申请日: | 202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连恕;刘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面超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10 | 分类号: | B24B9/10;B24B27/00;B24B41/02;B24B57/02;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玻璃 裂纹 装置 方法 | ||
一种消除玻璃微裂纹的装置及方法,涉及玻璃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系统控制箱、磨头驱动装置、高速转轴、粗加工磨头、精加工磨头、抛光磨头和精密传感反馈装置;系统控制箱上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龙门架;加工台上设置有支柱,支柱位于龙门架下方;支柱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沿横向滑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上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沿纵向滑动设置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上设有玻璃固定装置,玻璃固定装置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本发明能够在不进行玻璃上下料的更换的情况下即可完成玻璃边缘的粗加工、精加工和抛光的操作,提高了玻璃的强度、玻璃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玻璃加工时的破片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玻璃微裂纹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一个非结晶的,无定形固体,其通常是透明的并且在窗玻璃,餐具和光电子学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技术和装饰用途。最熟悉且历史上最古老的人造玻璃是基于化合物二氧化硅的“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为沙。在流行的用法中,术语玻璃通常仅用于指代这种类型的材料,其在用作窗玻璃和玻璃瓶中是常见的。在现有的许多硅基玻璃中,普通玻璃和容器玻璃是由一种称为钠钙玻璃的特定类型组成,含约占75%二氧化硅(SiO2)、来自碳酸钠(Na2CO3)中的氧化钠(Na2O)、氧化钙(CaO),也称为石灰,和几种微量添加剂。液晶玻璃属于玻璃的一种,现有的液晶玻璃在采用刀轮或激光切割时,都会有微裂纹,以刀轮切割方式的微裂纹深度约27到45微米,以激光技术进行切割的深度约3到10微米。
对于微裂纹,现有的处理方法是用单独的磨棒或磨头来进行磨边和倒角。这种方法存在着许多的缺点,不仅无法真正消除微裂纹,还需要不同机台、治具,且在进行玻璃的上下料切换时存在定位误差,导致精度降低,并且使用磨棒或磨头处理时破片率高。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消除玻璃微裂纹的装置,能够在不进行玻璃上下料的更换的情况下即可完成玻璃边缘的粗加工、精加工和抛光的操作,提高了玻璃的强度、玻璃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大大降低了玻璃加工时的破片率。
(二)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除玻璃微裂纹的装置,包括系统控制箱、磨头驱动装置、高速转轴、粗加工磨头、精加工磨头、抛光磨头和精密传感反馈装置;
系统控制箱上设置有加工台;加工台上设置有龙门架;加工台上设置有支柱,支柱位于龙门架下方;支柱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沿横向滑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第一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沿纵向滑动设置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块上设置有玻璃固定装置,玻璃固定装置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
磨头驱动装置沿横向滑动设置在龙门架上,磨头驱动装置位于玻璃固定装置上方,系统控制箱与磨头驱动装置控制连接;高速转轴设置有三个,三个高速转轴均转动设置在磨头驱动装置底部,磨头驱动装置与三个高速转轴均驱动连接;粗加工磨头、精加工磨头和抛光磨头分别设置在三个高速转轴上;精密传感反馈装置设置在磨头驱动装置上,精密传感反馈装置与系统控制箱通信连接。
优选的,第一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移动块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位于第一滑槽内。
优选的,第二固定块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移动块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玻璃固定装置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均匀设置有多个气孔,气孔为方形孔状结构或圆孔结构。
优选的,放置槽纵向一侧设置有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面超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曲面超精密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