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质联用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1208.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虎;唐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用 定量 检测 污泥 活性 植物 生长激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质联用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污泥样品收集,冷冻干燥后低温保存;(2)目标物萃取:准确称取污泥样品,加萃取剂、振荡涡旋、超声、离心,旋蒸后剩余液体用SAX‑HLB串联固相萃取柱净化;(3)采用液相色谱富集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目标物、排除干扰物;(4)将处理后的样品采用两级质谱定量分析,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质联用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与日俱增,大量的市政污泥产生。随着我国污水管网升级(雨污分流、漏损率降低)、工业废水严格管理,不再混入城市污水以及城镇污水厂提标改造,巨量城市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将会显著提高。研究表明,干污泥中含氮量为 3-4%,多为有机氮,若污水中的氮全部利用,可替代氮肥产量的30%,也就是说,污泥中蕴含着可观的有机氮资源。
欧洲生物刺激素产业联盟(EBIC,European Biostimulants Industry Council)在2012年给出关于“植物刺激素(Plant Biostimulant)”的定义是一种包含某些成分和微生物的物质,这些物质施用于植物本身或其根围时,对植物的自然进程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包括加强或有益于植物的生理机能、营养吸收、非生物胁迫抵抗力以及作物品质改善,但与营养成分无关。Yakhin(2016)又对植物生物刺激素的来源和用量进行了定义,认为这类物质主要以天然原料为基础,以超小剂量和小剂量用于改进植物的生理生化进程。Scaglia(2015,2016, 2017)研究了污泥堆肥和厌氧消化产品的可溶性有机质,发现了活性类植物生长素分子主要为吲哚乙酸和羟基苯乙酸,但其所用非靶向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依据为内标峰面积比较)实际为半定量手段,并不能为开发新型高效的污泥资源化技术提供有力依据。
植物生物刺激素的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较为常用但检出限较高,定量测试之前需要大量样品浓缩富集,对于实验室规模难以实现。对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大多采用固相萃取和一级质谱,对于含水率高、干扰物多、难以破胞释放大量溶解性有机质的污泥样本来说检出限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相对简便、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的液质联用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质联用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泥样品收集,冷冻干燥后低温保存;
(2)目标物萃取:准确称取污泥样品,加萃取剂、振荡涡旋、超声、离心,旋蒸后剩余液体用SAX-HLB串联固相萃取柱净化;
(3)采用液相色谱富集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目标物、排除干扰物;
(4)将处理后的样品采用两级质谱定量分析,定量检测污泥中类活性植物生长激素。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污泥样品在冷冻干燥后置于2-4℃避光保存。
进一步地,步骤(2)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2-1)准确称取样品,加入EDTA二钠,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涡旋并超声;
(2-2)离心后,上清液移入旋转蒸发仪旋蒸,使乙腈含量小于5%;
(2-3)剩余液体用SAX-HLB串联固相萃取柱净化,所用的淋洗活化液是一级水,淋洗液为甲醇,氮吹后以甲醇-水溶液复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1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