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电屏蔽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9906.X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彭超;郑绍俊;张世泽;候俊平;张伟;翟浩琪;张秋芬;龚剑;袁牧;胡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唯达(上海)电气有限公司;无锡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7/25;C09J7/20;C09J7/30;C09J11/06;C09J11/04;H01R13/52;H01R13/6581;H02G1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白晓晰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屏蔽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电屏蔽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由内至外层叠设置的:半导电弹性体层、粘结剂层和离型纸层;其中,所述半导电弹性体层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增强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制成;所述粘结剂层采用增粘材料、功能材料和改性剂制成。本发明中的半导电屏蔽带,体积电阻率低,导电性能好,可以有效防止电缆中间接头外屏蔽和内屏蔽层间的进水,具有阻止水气贯窜的密封和屏蔽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电屏蔽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电缆中间接头进水是电缆接头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电缆中间接头内部的进水通道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外部水渗入电缆中间接头内部,沿电缆主绝缘和电缆中间接头之间的界面向内延伸,而且电缆的温度变化会同时导致水汽在电缆接头上冷凝,水汽易从复合界面进入到接头中。从而进一步加深电缆接头被击穿的隐患;另一种是电缆线芯中的水在电缆运行后,沿电缆主绝缘和中间接头之间的界面向外延伸。电缆线芯进水后,由于水的渗透性、扩散性极强,电缆中间接头内的水会纵向往外扩散渗透,主要经过导体连接管、内半导电屏蔽层、主绝缘体、外半导电屏蔽层与接地金属屏蔽层。在高压的作用下,电缆接头内带杂质的水很容易使接头产生沿面放电及闪络放电现象而击穿。同时,水在电场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电压越高,水分越多,其导电性越强。如此,电缆中间接头每个结构部分通过水分而连接起来,致使运行导体与地接通而放电击穿的情况出现。
目前的电缆附件,特别是中间连接的内屏蔽处理材料和方法无法阻挡和防止由于线缆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渗水导致水汽贯通而引起接头的击穿,严重影响了电力线路的正常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半导电屏蔽带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旨在解决现有电缆附件内外屏蔽的防水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半导电屏蔽带,所述半导电屏蔽带包括由内至外层叠设置的:半导电弹性体层、粘结剂层和离型纸层;其中,
所述半导电弹性体层采用高分子弹性材料、增强材料和导电材料混合制成;所述粘结剂层采用增粘材料、功能材料和改性剂制成。
进一步地,上述半导电屏蔽带中,所述半导电屏蔽带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高分子弹性材料20-35重量份、导电材料10-15重量份、增强材料5-10重量份、增粘材料8-15重量份、功能材料3-10重量份和改性剂3-8重量份。
进一步地,上述半导电屏蔽带中,所述高分子弹性材料选自热塑性弹性体和特种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半导电屏蔽带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选自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特种橡胶选自氯丁橡胶、氯磺化橡胶和丁腈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半导电屏蔽带中,所述功能材料包括交联剂和抗氧剂。
进一步地,上述半导电屏蔽带中,所述交联剂选自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 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半导电屏蔽带中,所述导电材料选自金属导电粉末和/或超导材料;所述改性剂选自纳米二氧化硅和白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半导电屏蔽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20-35重量份高分子弹性材料、10-15重量份导电材料、5-10重量份增强材料、8-15重量份增粘材料和3-10重量份功能材料在150-180℃下进行共混制备成导电材料;
步骤2,向上述导电材料中加入3-8重量份改性剂,在90~120℃下进行挤出改性成所需共混改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唯达(上海)电气有限公司;无锡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吉唯达(上海)电气有限公司;无锡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