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肥混合生产设备及水溶肥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9630.5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高进华;解学仕;王婷婷;闫涛;张淑敏;白静;李元峰;杨恒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德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F35/71;B01F35/10;B01F35/00;C05G1/00;B01F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肥 混合 生产 设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肥混合生产设备,包括桨叶混合机、定量给料机、传送机、连续强制混合机;定量给料机位于桨叶混合机下方;传送机位于定量给料机一端;连续强制混合机位于传送机一端;桨叶混合机包括箱体、检修盖、第一电机、进料口、第一油缸、料斗提升机、隔板、第一转轴;料斗提升机包括第一转动辊、传送带、第二转动辊、第二电机;连续强制混合机包括第三电机、筒体、第二转轴、震动机构;震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半月型顶板、导向轴、弹簧。本发明能够实现连续生产使物料和各元素快速混合均匀,同时能够去除设备内壁肥料年结块,减少肥料粘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溶肥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溶肥混合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国内粉体水溶肥产品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粉体水溶肥普遍存在养分不均匀现象,各公司产品多次发生抽检不合格事件。经过研究分析粉体水溶肥养分不均匀,主要是生产工艺技术缺陷导致的,目前主要的生产工艺见附图6、附图7;
粉体水溶肥中微量元素占比很少,每吨产品中加入1-10kg微量元素,占比仅为千分之几,而常规的连续混料工艺难以将各种物料混匀。间歇混料工艺理论上可以通过加长混料时间将物料混匀,但是由于设备密闭,混合过程热量集聚,同时吸潮明显,综合作用下会导致物料物理性质变化较大,会出现肥料结团、粘壁现象,并且间歇混料工艺有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本专利在工艺和设备上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改进,解决水溶肥养分均匀性问题,同时能够实现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水溶肥混合生产设备,能够实现连续生产使物料和各元素快速混合均匀,同时能够去除设备内壁肥料年结块,减少肥料粘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溶肥混合生产设备,包括桨叶混合机、定量给料机、传送机、连续强制混合机;定量给料机位于桨叶混合机下方;传送机位于定量给料机一端;连续强制混合机位于传送机一端。
所述桨叶混合机包括箱体、检修盖、第一电机、进料口、第一油缸、料斗提升机、隔板、第一转轴;检修盖设于箱体顶部;第一电机和进料口设于箱体顶部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端设有链轮;所述隔板设于箱体内部形成两个物料仓;隔板底部设有闸口。
所述第一转轴设于隔板另一侧;第一转轴顶端设有链轮;第一转轴轴身设有若干组第一螺旋片和第一桨叶,第一螺旋片和第一桨叶的物料搅拌方向相反;第一电机轴端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转轴轴端链轮;箱体底部设有第一封板并设于闸口处;所述第一油缸设于箱体底部一侧;第一油缸顶轴连接第一封板;第二封板设于箱体底部的卸料口处;第二油缸顶轴轴端连接第二封板。
所述料斗提升机设于隔板一侧;料斗提升机包括第一转动辊、传送带、第二转动辊、第二电机;第一转动辊通过转轴固定在箱体底部并且转轴处设有链轮;第二转动辊通过转轴固定在箱体顶部;传送带连接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传送带上设有料斗;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箱体外侧,第二电机输出轴端设有链轮并通过链条连接第一转动辊处链轮。
所述连续强制混合机包括第三电机、筒体、第二转轴、震动机构;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筒体一端;筒体底部设有固定架用于固定筒体;筒体顶部设有投料口和呼吸口,呼吸口使用PPS纤维材质布袋封闭;筒体底部一端设有放料口;第二转轴设于筒体内部;第二转轴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三电机输出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螺旋片、第三螺旋片和第二桨叶;第二螺旋片设于第二转轴一端并对应投料口位置;第三螺旋片位于第二转轴另一端并对应放料口位置;第二螺旋片和第三螺旋片旋转方向相反;第二桨叶均匀排列在第二螺旋片和第三螺旋片之间;物料通过投料口投入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德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德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