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中空式控制室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7992.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袁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3/00 | 分类号: | E04H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铁 运营 控制中心 中空 控制室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中空式控制室及其设计方法,该中空式控制室包括两个运营控制单元,在运营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用于地铁运营控制的若干设备,在两个运营控制单元之间设置有服务配套单元,服务配套单元将两个运营控制单元相隔开,在服务配套单元中心的位置设置有开敞空间单元,开敞空间单元与服务配套单元之间设置有围护结构,开敞空间单元具有一定高度且与中空式控制室的层高相吻合。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空间使用集约高效、工作环境均好宜人、被动式绿色技术环保经济、施工维护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运营配套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中空式控制室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水平日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迅猛发展,而在地铁建设中作为中枢功能的运营控制中心,其中央控制室由于作用重大,空间需求苛刻,其布局模式未有大的突破,这也制约着地铁运营控制中心建筑设计中遇到的效率品质、绿色技术、防火疏散等诸多问题挑战。
随着地铁建设运营中的资源共享和土地集约利用要求,多线整合的大型控制中心将成为主流,拓展中央控制室往地下空间的发展也势在必行。
根据工作现状,传统的中央控制室布局方式,一方面因为多线控制需求导致单一大空间面临防火疏散分区等限制,同时也产生空间过大导致的通风采光等引起的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配套服务空间布局受到限制,使得服务的均好性不强,单一式运营控制单元的无柱大空间所采用的顶部结构形式,限制了其在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分布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中空式控制室及其设计方法,通过将多线中央控制室的功能划分成四个功能单元,即两个运营控制单元、一个服务配套单元、一个开敞空间单元,在满足运营控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结合效率品质、绿色技术、防火疏散等要求,以开敞空间单元为中心,共同构建了中空式中央控制室布局模式。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中空式控制室,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式控制室包括两个运营控制单元,在所述运营控制单元内设置有用于地铁运营控制的若干设备,在两个所述运营控制单元之间设置有服务配套单元,所述服务配套单元将两个所述运营控制单元相隔开,在所述服务配套单元中心的位置设置有开敞空间单元,所述开敞空间单元与所述服务配套单元之间设置有围护结构,所述开敞空间单元具有一定高度且与所述中空式控制室的层高相吻合。
所述服务配套单元包括首层服务配套单元以及夹层服务配套单元,其中所述夹层服务配套单元布置在所述首层配套单元的上方,且所述首层服务配套单元与所述开敞空间单元之间设置有首层围护结构,所述夹层服务配套单元与所述开敞空间单元之间设置有夹层围护结构。
在所述夹层服务配套单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观摩廊,在所述观摩廊的侧面开设有观摩窗,所述观摩窗朝向运营控制单元。
在所述首层围护结构和所述夹层围护结构上设置有通风窗。
在所述运营控制单元内设置有大屏设备室、控制屏、调度台及疏散楼梯。
所述运营控制单元与所述服务配套单元之间设置有隔墙。
一种涉及上述的用于地铁运营控制中心的中空式控制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地铁线路的运营控制和建设时序需求,分配两个运营控制单元的线路数量及所需面积;
确定服务配套单元的功能和所需面积;
完成空间组合后,首先根据地铁线路的多线控制工艺需求设计运营控制单元的内部空间设计;
利用不同层高要求和服务需求立体化布置服务配套单元的首层服务配套单元和夹层服务配套单元;
在所述服务配套单元的内部设计开敞空间单元及所述开敞空间单元的内部空间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9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