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中框尺寸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7212.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攀;王成继;徐鹏;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尺寸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度高且对产品损伤小的耳机中框尺寸检测设备。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模组、检测模组以及下料模组,检测模组包括直线移动模块、第一视觉检测模块、中转模块以及第二视觉检测模块,直线移动模块带动产品依次经过第一视觉检测模块、中转模块以及第二视觉检测模块,直线移动模块上的两个活动平台上均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外夹爪、支撑架、内夹爪、外驱动电机以及内驱动电机,支撑架、外驱动电机和内驱动电机均固定在固定底板上,支撑架上设有并列设置的若干产品支撑块,外驱动电机和内驱动电机分别带动外夹爪和内夹爪靠近若干产品支撑块。本发明应用于自动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自动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中框尺寸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著时代的进步与演变,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手机形式也一直在变化,质感、时尚感、风格等方方面面都与时俱进,手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手机的零件多种多样,每一部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耳机作为手机的核心配件,实现着手机最基本的功能,然而耳机中框结构件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用户对耳机的使用体验,故耳机中框结构件的尺寸参数的检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硬性条件之一。目前市场上对于耳机中框的检测大多是半自动化设备,且无对检测后物料的集中分类和区分合格品与NG品,还需要人工手动下料,或自动化下料后还需要人工重新摆盘分料,就目前而言,最终的下料分料多属于手工模式,虽然有SOP制定人工操作流程,但人工误放率与品质影响还是很高,容易影响整体产品质量的稳定,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设备检测模组的使用效率极大的受人工效率的影响,而且可能出现检测合格的产品经人工误操作出现划伤后误当做合格产品投入使用的现象,无法符合快速、准确、高效的精益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检测精度高且对产品损伤小的耳机中框尺寸检测设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模组、检测模组以及下料模组,所述检测模组包括直线移动模块、第一视觉检测模块、中转模块以及第二视觉检测模块,所述直线移动模块带动产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模块、所述中转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视觉检测模块,所述直线移动模块上的两个活动平台上均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外夹爪、支撑架、内夹爪、外驱动电机以及内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所述外驱动电机和所述内驱动电机均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并列设置的若干产品支撑块,所述外驱动电机和所述内驱动电机分别带动所述外夹爪和所述内夹爪靠近若干所述产品支撑块。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上料模组将待测产品从料盘上取出并放置于所述夹具组件上。由所述直线移动模块带动产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视觉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视觉检测模块进行产品的视觉检测,通过所述下料模组进行分类装盘,采用纯机械作业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避免人工分选带来误差。通过在所述直线移动模块上设置两个活动平台,进而实现两次视觉检测能够同步进行,有效提高检测效率,通过所述中转模块进行产品在两个活动平台之间的切换,以及切换时产品姿态的改变。由所述外驱动电机和所述内驱动电机分别带动所述外夹爪和所述内夹爪靠近若干所述产品支撑块,进而实现所述外夹爪和所述内夹爪配合实现将所述产品支撑块上的产品夹紧固定。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外夹爪和所述内夹爪均包括驱动连接架和若干浮动夹块,若干所述浮动夹块的末端均与所述驱动连接架固定连接,同时若干所述浮动夹块均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浮动夹块远离所述驱动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根按压条,所述按压条的下端面设有与产品上凸台配合的导向斜面,所述按压条的端面与待测产品的侧面弧度相适配。所述驱动连接架通过直线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驱动连接架上设有与所述外驱动电机或所述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螺纹结构相配合的驱动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线激光轮胎花纹深度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铜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