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及其过孔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7138.4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达;侯思钦;张红心;王东辉;朱雷;袁灿;黄德利;李源;皮军云;季袁飞;姚华;杨党国;杨龙;郑权;卯利君;张志选;杨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模架底模 工作 及其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工作车走行机构(11),数量为至少一对,每对对称架设在移动模架(4)上;
桁梁架(12),其两端分别和一对工作车走行机构(11)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桁梁架(12)由偶数个节段梁(121)和一个拆卸梁(122)可拆卸拼接而成,节段梁(121)依次对称连接在拆卸梁(122)两侧;
水平旋转铰座(13),其设置在相邻两个节段梁(121)之间,水平旋转铰座(13)和其相邻的两个节段梁(121)构成一个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作车走行机构(11)包括:
工作车轨道(111),其顺桥向铺设在移动模架(4)上;
走行轮(112),其架设在工作车轨道(111)上,且与桁梁架(12)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梁(122)包括:
连接杆(1221),至少四根,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节段梁;
法兰销(1222),其将每一根连接杆(1221)和节段梁(121)可拆卸连接。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的过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过孔吊车(2)和至少一个底模工作车(1),所述过孔吊车包括:
架体(21),其固定设置在移动模架(4)的主梁上;
旋转铰轴(22),其旋转设在架体(21)底部;
吊装机构(23),固定设置在旋转铰轴(22)上,并和桁梁架(1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过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1)包括:
三角桁架(211),其固定设置在移动模架(4)的主梁上;
挑梁(212),其一端固定在三角桁架(211)上,另一端向下伸出;
扁担梁(213),其一端和挑梁(212)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向混凝土箱梁(5)内侧伸出,且另一端的端部与旋转铰轴(2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过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机构(23)包括若干个电动葫芦(231),均匀设置在旋转铰轴(22)下部,所述电动葫芦(231)的数量和拆卸梁(122)一侧的节段梁(121)数量相同,电动葫芦(231)的吊装端和拆卸梁(122)一侧的节段梁(121)一一对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过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对临时固定装置(3),每对临时固定装置(3)对称连接在移动模架(4)侧模上;
每个所述临时固定装置(3)一端连接在移动模架(4)侧模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桁梁架(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模架底模工作车过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临时固定装置(3)包括:
连杆(31),其一端铰接在移动模架(4)的侧模上;
吊绳(32),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31)上,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桁梁架(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13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