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6211.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锐普创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G06T5/00;A61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探头 内窥镜 图像 畸变 校正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包括光纤探头采集器、控制主机、光源器和显示器,根据前端光纤探头采集器获取到内窥镜原始图像,将内窥镜原始图像通过视频线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对特定区域的一系列内窥镜原始图像中其他幅图像内所能产生的偏移范围进行校正,生成对应的内窥镜校正图像,并将内窥镜校正图像通过另一视频线传输到显示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图像位置的选择,并进行逐一特征校正,从而实现对获取图像的清晰显示,且利用设计在畸变校正系统中的图像检测单元,实现了对特定区域的色彩增强,增加了系统检测图片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内窥镜采用具有极小尺寸的电子成像元件,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到电子成像元件上,然后通过电缆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且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
现有的内窥镜在使用时,针对采集的一系列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方式是先从这些图像中任意选取多幅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对准和伪彩色赋值,最终形成一幅彩色图像,而由于内窥镜的视场角很大,具有桶形畸变,致连续摄取的一系列图像中,每幅图像间存在明显的偏移,难以保证关注区域的对准效果,进而导致无法获取某个位置准确的光谱曲线,从而极大的降低了采集位置图象的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内窥镜在使用时,图像校正系统存在准确率偏差较大,且图像获取校正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纤探头的内窥镜图像畸变校正系统,包括光纤探头采集器、控制主机、光源器和显示器,根据前端光纤探头采集器获取到内窥镜原始图像,将内窥镜原始图像通过视频线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对特定区域的一系列内窥镜原始图像中其他幅图像内所能产生的偏移范围进行校正,生成对应的内窥镜校正图像,并将内窥镜校正图像通过另一视频线传输到显示器,光源器通过导光束与光纤探头采集器连接,控制主机包括图像校正单元、图像检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其中图像校正单元用于对获取内窥镜原始图像进行偏移范围的校正识别,并通过数据传输单元,将校正后的图片传输到显示器上,且图像检测单元用于对内窥镜校正图像中内异物部分的校正识别。
进一步地,内窥镜原始图像中其他幅图像内所能产生的偏移范围是基于多个预先标定的像素点在特定区域中所产生的像素偏移范围,且特定区域通过获取预先标定的至少三个像素点的像素偏移范围,像素偏移范围最外侧的切线相交形成的封闭区域作为偏移范围,且至少三个像素点包括三个位于特定区域边界上的像素点,其中图像检测单元通过图像校正单元形成的内窥镜校正图像进行异物部分的检测,并对检测到的异物部分进行色彩增强识别,获取到异物部分的增强图像模型,且特定区域指在目标图像中人工指定某一区域;在拍摄该目标图像时调整光纤探头采集器使目标对象落入的预设区域;或者在目标图像中自动识别出目标对象所在的区域,图像校正单元目标图像的特定区域和待对准图像的偏移范围进行畸变校正,在完成图像对准之后,将基于畸变系数将对准映射关系换算到畸变校正之前。
进一步地,图像检测单元中的色彩增强识别以原图为导向图的导向滤波使得图像中各个通道的亮度层和细节层得到分离,控制主机内还设置有神经网络单元,且神经网络单元用于进行低质内窥镜原始图像和非低质内窥镜原始图像的预测,神经网络单元过滤获取的非低质内窥镜原始图像进行器官部位识别,并将识别目标内窥镜原始图像的器官信息传输到显示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锐普创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锐普创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6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