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5751.2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锋;廖伟东;曾鹤鸣;周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727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舵臂 焊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舵承铸钢件和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均设为直边;在左舷壳板和右舷壳板上分别开设第一焊接坡口和第二焊接坡口;吊装上舵承铸钢件和下舵承铸钢件于胎架并固定;吊装左舷壳板、内部加强隔板于胎架,使上、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均与第一焊接坡口对应;焊接上、下舵承铸钢件与内部加强隔板的立向对接缝;焊接内部加强隔板之间的立角焊缝;将上、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与第一焊接坡口焊接;吊装右舷壳板于胎架,将第二焊接坡口与上、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均焊接;进入挂舵臂内,焊接加强隔板与右舷壳板间的平角焊缝;装焊挂舵臂底板。该工艺实现了对挂舵臂的装焊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挂舵臂为支承半悬挂舵的臂状构件,用于固定舵叶,承受舵叶产生的水平力和弯矩,同时能提高船舶的航向稳定性。混合型挂舵臂由铸钢件和船用钢板组合焊接而成,挂舵臂上、下舵承均为铸钢件,外壳板及内部隔板均为船用钢板。
现有焊接工艺将挂舵臂外壳板与铸钢件的对接缝采用对称双面双侧坡口设计,采用CO2半自动双面焊工艺方法焊接,通常以左舷壳板为基面立胎侧造来完成铸钢件与船板部件的装焊工作。
该工艺存在的缺陷有:受铸造工艺因素的影响,在铸钢件侧开坡口的精度难以满足要求,铸钢件来货后往往需在坡口内进行刨批或补焊等处理工作,另由于铸钢内部结构交叉部位存在圆弧过渡区,该过渡区往往较厚且厚度沿弧线变化,坡口形状复杂,普通火焰切割方法不适用,只能碳刨刨批加砂轮打磨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所需的坡口形状,坡口修整工作量大且坡口精度也难以保证。
基于此,亟需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用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实现了对挂舵臂的装焊工作,无需在上舵承铸钢件和下舵承铸钢件上开设焊接坡口,避免了开错的风险、节省处理工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舵承铸钢件和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均设为直边;
S2、在左舷壳板和右舷壳板上分别开设第一焊接坡口和第二焊接坡口;
S3、吊装所述上舵承铸钢件和所述下舵承铸钢件于胎架上并固定;
S4、依次吊装所述左舷壳板、内部加强隔板于所述胎架并固定,使所述上舵承铸钢件和所述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均与所述第一焊接坡口对应;
S5、焊接所述上舵承铸钢件和所述下舵承铸钢件与所述内部加强隔板的立向对接缝;
S6、焊接所述内部加强隔板之间的立角焊缝;
S7、将所述上舵承铸钢件和所述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与所述第一焊接坡口焊接;
S8、吊装所述右舷壳板于所述胎架上,并将所述第二焊接坡口与所述上舵承铸钢件和所述下舵承铸钢件的焊接侧均焊接;
S9、进入挂舵臂内部,焊接所述内部加强隔板与所述右舷壳板间的平角焊缝;
S10、装焊挂舵臂底板。
作为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9之前还包括:
S91、将所述挂舵臂松胎翻身以所述右舷壳板为基面置于所述胎架上;
S92、焊接所述第一焊接坡口朝向外侧的部分与所述上舵承铸钢件和所述下舵承铸钢件焊接侧的平对接焊缝。
作为一种挂舵臂焊接工艺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91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板标志植焊工艺
- 下一篇:一种装修石材保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