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2329.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旺;于刚;马振华;温为庚;孟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A01K6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史云聪 |
地址: | 57242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力 运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涉及贝苗运输领域,包括:在运输架的运输网袋中装入贝苗,并将运输架置于苗池中培育;筛选出达到运输要求的贝苗;向陆运容器中加入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运输架转移至陆运装置内部;向海运装置的活水舱中加满过滤海水,将运输架转移至活水舱中,打开第二供氧装置,调节控水板使控水板始终处于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液面以下以维持活水舱内部的水体平静。本申请提供的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能够长时间远距离运输贝苗,提高贝苗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贝苗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近岸沿海水质恶化严重,病害繁多,进行珍珠贝人工养殖与育珠较为困难。远海远离人类活动区,具备珍珠贝生长所需的良好水质条件,适宜开展珍珠贝的人工增养殖。但开展珍珠贝远海增养殖首要问题是突破长时间、远距离的运输。现有的充氧打包法,因PE包装袋空间有限,运输量小,充入的氧气不足以保证长时间远距离运输的供应,影响运输的成活率;低温运输短时间内虽可成功,但长时间低温运输对珍珠贝将造成难以恢复的损伤,可导致死亡;陆上运输可采用厢式货车装载水桶进行,随着运输时间的增加,贝苗新陈代谢、应激反应、死亡等产生的粪便、黏液、腐败物极易污染运输水体、滋生有害细菌、降低水体溶解氧,造成运输贝苗缺氧、死亡,无法长时间远距离进行运输;海上运输时受海况影响,易导致贝苗应激反应的发生,长时间远距离运输时,贝苗的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长时间远距离运输贝苗,提高贝苗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海接力贝苗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运输架的运输网袋中装入贝苗,并将所述运输架置于苗池中培育;
步骤2:筛选出达到运输要求的贝苗;
步骤3:使用陆运装置陆上运输贝苗:所述陆运装置包括陆运容器、第一供氧装置和水循环过滤装置,向所述陆运容器中加入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所述运输架转移至所述陆运容器内部,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能够使所述陆运容器中的水体循环流动并除去水体中的杂质,所述第一供氧装置能够向所述陆运容器中的水体中供氧,将所述陆运装置置于运输车的封闭车厢中运输;定时检查所述第一供氧装置和所述水循环过滤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步骤4:使用海运装置海上运输贝苗:所述海运装置包括活水舱、第二供氧装置和控水系统,向所述活水舱中加满过滤海水,将携带有符合运输要求贝苗的所述运输架转移至所述活水舱中,打开第二供氧装置,所述第二供氧装置与所述控水系统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活水舱内部,所述第二供氧装置能够向所述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中供氧,所述控水系统包括所述控水板,所述控水板能够在所述活水舱内部上下移动,调节所述控水板使所述控水板始终处于所述活水舱内部的过滤海水液面以下以维持所述活水舱内部的水体平静。
优选的,步骤4中使用所述海运装置海上运输贝苗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期打开所述活水舱换入所处海域的过滤海水,并对死苗进行处理,直至到达目标海域;
到达目标海域后,打开所述活水舱使所述活水舱内的水体逐次更换为目标海域的过滤海水,将贝苗置于所述活水舱中暂养,使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
贝苗适应目标海域水质环境后,取出所述运输架,将贝苗吊养于目标海域。
优选的,所述陆运装置还包括筛板,所述筛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陆运容器内部,所述筛板能够将所述陆运容器分隔为上下两个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