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电热膜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2110308452.6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江;李峰;沈珍辉;周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3 | 分类号: | H05B3/03;H05B3/14;H05B3/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电热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远红外电热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狭缝涂布的方式在基膜上形成电极浆料,使所述电极浆料干燥固化而形成电极;
采用狭缝涂布的方式在所述基膜上形成碳膜浆料,所述碳膜浆料至少覆盖所述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使所述碳膜浆料干燥固化而形成碳膜,从而形成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间歇性的在所述基膜表面涂布碳膜浆料而形成多个间隔分布的碳膜而形成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膜,多个碳膜覆盖所述电极的部分或全部;自相邻两个碳膜之间的区域将所述远红外电热膜裁切形成多个电热膜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浆料包括如下组分:二价酸脂、饱和聚酯树脂、有机膨润土和片状银粉质量比为37~34:12~11:1:5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膜浆料包括如下组分:水、D192分散剂、多壁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和乙二醇质量比为80~78:2~3:6~7: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使所述电极浆料于140-160℃条件下干燥处理3~10min而形成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使所述碳膜浆料于100-130℃条件下干燥处理3~10min而形成碳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绝缘膜对所述电热膜表面封装,并使所述绝缘膜完全包覆所述电热膜;在所述绝缘膜表面叠设屏蔽层,并使所述电热膜与所述屏蔽层整面复合。
8.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形成的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绝缘膜、电热膜、第二绝缘膜和屏蔽层,所述电热膜包括叠设的碳膜和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膜的宽度为500-1000mm,长度为0.95-6.45m,厚度为5-20μm,方块电阻为700-1750Ω/sq;和/或,所述电极的宽度为10-20mm,厚度为3-7μm,方块电阻为20m-50mΩ/sq。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与电热膜的宽度之比为0.7:1-0.9:1;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7-10μm;和/或,所述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的厚度为50-250μm;和/或,所述电热膜的电热辐射转化效率为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4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