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行车定位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7826.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春;陈东风;张友亮;胡强;贾晓东;程香平;程瑞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工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P1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殷康明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行车 定位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型材行车定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车间上方两侧的行车轨道以及可移动设置在行车轨道上的行车本体,车间内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位于行车本体下方的电解槽,电解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行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编码识别器,行车轨道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位于编码识别器正下方的编码器组件,行车本体上设置有单片机以及与单片机连接的工业平板电脑,单片机与编码识别器连接。其通过利用红外线的物理特性,能够精准定位行车的具体位置,从而判断出行车是从哪个电解槽里抽的铝,合理保持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效率平衡,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定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型材行车定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行业生产行业中,电解槽是主要的生产设备,为了准确地掌握该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及运行效率,就需要对主要生产设备电解槽进行监控,实现自动识别是从哪个电解槽出的铝,合理保持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效率平衡。
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电解槽进行监控,目前电解车间具有恶劣环境(高温、强磁、粉尘),并且每个车间都具有上百个电解槽,车间长度都在800m-1000m左右。一方面铝型材氧化车间酸雾较多,并伴随着电解散发出来的刺激性气体,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另一方面人工监控的方式效率极低,并且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型材行车定位检测装置,其通过利用红外线的物理特性,能够精准定位行车的具体位置,从而判断出行车是从哪个电解槽里抽的铝,合理保持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效率平衡,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铝型材行车定位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车间上方两侧的行车轨道以及可移动设置在所述行车轨道上的行车本体,所述车间内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位于所述行车本体下方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行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编码识别器,所述行车轨道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编码识别器正下方的编码器组件,所述行车本体上设置有单片机以及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工业平板电脑,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编码识别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事前设计好的编码器,根据电解槽实际的间隔距离,利用对应关系把电解槽的位置对应到行车轨道上,通过支架把编码器组件固定在对应位置点上,同时在行车本体上安装编码识别器。当行车本体经过编码器组件时,通过编码识别器自动读出编码器组件中的编码以及行车运行方向,编码识别器储存该信息并通过单片机上传到工业平板电脑中,从而实现行车位置的识别。
编码识别器利用红外线的物理特性,红外线具有较长的波长,并且对磁场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适合电解车间高温、多粉的环境,并且红外线设备制造、施工非常方便,稳定性又很高,从而能够精准定位行车的具体位置,从而判断出行车是从哪个电解槽里抽的铝,合理保持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效率平衡,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编码器本体,所述编码器本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编码识别区域,所述编码识别区域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方向识别区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编码识别区域能够完成对编码器中数据的采集,方向识别区域能够自动识别行车本体是从左边过来还是右边过来,便于跟踪行车本体的运行方向轨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编码识别区域与所述方向识别区域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识别孔,两个所述方向识别区域上的所述识别孔位置不同,所述编码识别区域上的所述识别孔分布在上下三列左右三行的交线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工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工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