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闸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一次成型组合模板及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5860.6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斌;熊英建;卢盛雄;李贵阳;周灿;曾敬龙;国璟;叶朝辉;张华南;邹伟;宋伟;高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12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闸 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 一次 成型 组合 模板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闸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一次成型组合模板及安装方法,组合模板包括平板模、一对异形模和组合模板可调支撑机构,异形模外侧形状与浮式系船柱槽一侧形状匹配,平板模铰耳与对应的异形模铰耳插接后通过铰接销铰接,平板模两端侧面与相邻的异形模侧面固定连接成平底Ω形的组合模板,组合模板可调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平底Ω形的组合模板内。安装方法包括1)安装底部组合模板并完成闸室墙第一段混凝土的浇筑,2)安装上部组合模板并逐段完成闸室墙第二至最后一段混的凝土浇筑。本发明利于组合模板的脱模,操作省时省力,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闸室墙外观质量和耐久性,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闸混凝土浇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设有浮式系船柱槽的船闸闸室墙一次浇筑成形的组合模板及安装方法,属于水工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闸是在水运运输中用于升降船舶或船队的专用设施,通过船闸调节水位使航道保持正常通航。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船闸横断面呈槽形,包括闸室底板和闸室底板横向两端上的闸室墙,闸室墙上通常垂直设置了横截面呈平底Ω形的浮式系船柱槽,其内嵌装的浮式系船柱供船舶过闸系缆用。为确保浮式系船柱的安装精度,浮式系船柱槽及两侧的滚轮导槽预埋件通常采用二期混凝土浇筑施工。在二期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对一期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还需搭设较高的钢管支撑架进行二期浮式系船柱槽模板的加固。该工艺虽然能保证滚轮导槽垂直度与净空,但由于滚轮导槽内空间狭小且拉结筋较多,导致混凝土振捣较困难,混凝土质量较差,整体外观质量不佳,且工人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现有的船闸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成型模板为整体式结构,包括与浮式系船柱槽外廓形曲线形状相似的廓形支撑体和设置在所述廓形支撑体内的的多层支撑架,每层支撑架包括两根分别与廓形支撑体固定连接的主支撑杆,两根主支撑杆之间设有加强连接杆。由于支撑架与廓形支撑体采用固定连接的结构,导致成型模板拆除非常困难,需要先拆除多层支撑架后才能拆除成型模板,拆除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存在着安全隐患;且成型模板容易损坏,增大了成型模板的使用成本,也严重影响浮式系船柱槽的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装拆的船闸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一次成型组合模板,及该组合模板的安装方法,提高浮式系船柱槽成型模板的装拆效率,提高浮式系船柱槽的外观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船闸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成型组合模板,所述组合模板围合成与船闸闸室墙浮式系船柱槽外廓形状匹配的平底Ω形,组合模板纵向两侧分别与预浮式系船柱的滚轮导槽预埋件两侧固定连接,组合模板分为结构和形状相同的底部组合模板和上部组合模板;所述上部组合模板高度H大于底部组合模板高度H1;所述组合模板包括平板模、一对异形模和组合模板可调支撑机构,所述异形模为数片矩形板片成钝角相交固连的钢结构件,异形模外侧形状分别与浮式系船柱槽一侧形状匹配,一对异形模的对称设置;所述平板模为矩形板片的钢结构件,平板模的两端上下分别设有平板模铰耳,异形模与平板模相连的一端上下分别设有异形模铰耳,所述平板模铰耳与对应的异形模铰耳插接后通过铰接销铰接,平板模两端侧面与相邻的异形模侧面分别通过多个紧固件固定连接成平底Ω形的组合模板,所述组合模板可调支撑机构分别设置在平底Ω形的组合模板内。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模板可调支撑机构包括沿着组合模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中部可调撑杆、喉口可调撑杆和成对的花篮螺栓,所述中部可调撑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异形模内侧中部的竖筋钢结构件铰接,喉口可调撑杆两端分别与组合模板开口处的异形模端头铰接,对称设置的花篮螺栓一端分别与平板模中部的平板模竖筋钢结构件一侧铰接,花篮螺栓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异形模内侧中部的异形模竖筋钢结构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