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3067.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朱化军;于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固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6 | 分类号: | C01D3/06;C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回收 工艺 | ||
1.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依次步骤:
S1:酸碱中和;S2:干燥脱水:S3:有机物去除;S4:混盐分盐;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对步骤S2得到的废盐渣进行灼烧处理;
S3-2:对废盐渣进行溶解过滤,得到脱毒溶液;
S3-3:对脱毒溶液进行催化氧化,得到混合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得到中和废液;所述步骤S2中,将高浓度中和废液进行薄层干燥,得到废盐渣;将低浓度中和废液进行蒸发后,进行离心得到废盐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盐渣粉碎步骤,所述盐渣粉碎步骤中,利用粉碎装置对废盐渣进行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废盐渣进行灼烧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搅拌桶(1)、粉碎主桨(2)和粉碎侧桨(3),所述粉碎主桨(2)和粉碎侧桨(3)均转动设置在搅拌桶(1)内,所述搅拌桶(1)内设置有驱动粉碎主桨(2)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1)和驱动粉碎侧桨(3)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1),所述粉碎侧桨(3)位于粉碎主桨(2)周侧且与粉碎主桨(2)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粉碎侧桨(3)围绕粉碎主桨(2)公转,所述搅拌桶(1)上设置有驱动粉碎侧桨(3)公转的驱转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转组件(4)包括旋转内桶(41),所述旋转内桶(41)转动设置在搅拌桶(1)内,所述搅拌桶(1)内设置有驱动旋转内桶(41)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42),所述粉碎主桨(2)位于旋转内桶(41)内侧,所述旋转内桶(41)内桶壁上设置有基座(413),所述粉碎侧桨(3)转动设置在基座(413)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1)设置在基座(4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桶(41)上设置有二次粉碎件(5),所述旋转内桶(41)的桶外径小于搅拌桶(1)的桶内径,所述旋转内桶(41)的竖直周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料槽(4112),所述二次粉碎件(5)包括粉碎头(51)和封闭环板(52),所述封闭环板(52)设置在旋转内桶(41)的外周壁上,所述封闭环板(52)的环外壁与搅拌桶(1)内桶壁转动连接,所述封闭环板(52)封闭旋转内桶(41)与搅拌桶(1)之间的空隙,所述粉碎头(51)设置在搅拌桶(1)和旋转内桶(41)的相对侧壁上,所述搅拌桶(1)底端还设置有下料件(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件(54)包括通风管(541)和送料风机(542),所述通风管(541)连通在搅拌桶(1)的底端,所述送料风机(542)连接在通风管(5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废盐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1)包括容纳桶体(11)和下料斗(12),所述下料斗(12)设置在容纳桶体(11)底端,所述粉碎主桨(2)均转动设置在容纳桶体(11)上,所述旋转内桶(41)包括旋转桶体(411)和配合块(412),所述配合块(412)设置在旋转桶体(411)的底端,所述旋转桶体(411)转动设置在容纳桶体(11)上,所述旋转桶体(411)的桶外径小于容纳桶体(11)的桶内径,所述基座(413)和封闭环板(52)均设置在旋转桶体(411)上,所述通料槽(4112)设置在旋转桶体(411)上,所述配合块(412)位于下料斗(12)内侧,所述配合块(412)外侧壁沿着下料斗(12)内侧壁延伸,所述配合块(412)和下料斗(12)之间形成粉碎腔(53),所述粉碎头(51)设置在配合块(412)和下料斗(12)的相对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固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固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0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