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02544.3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龙;梁伟豪;许勇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F1/04;C25D11/08;C25D11/24;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强度 延展 性能 铝合金 成型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包括原料的配比、熔炼配比后的原料、铝棒铸造、铝型材挤压、型材挤出后的加工处理以及表面处理,将一些微量稀土原料加入到高品质的原铝中,按镁锭的含镁量为100%计算,每批铝硅中间合金进车间应取三个样化验硅含量的数值要标示清楚,配料时应按化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当使用块状钛硼剂时,应按其含钛的百分比计算。上述方案中,通过将一些微量稀土原料加入到高品质的原铝中,可以改善铝合金的铸造性能,避免了大多数含铁相的结晶组织都十分粗大、直接影响合金的机械性能及降低合金的流动性的问题,改变了铁相的存在形态,提高铝合金的铸造性能以及铝合金的硬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成型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具体为一种 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业的持续发展,先进设备固然是保证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 但模具在铸造中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尤其对铝合金,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生 产企业来说,模具的精确度和耐久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铸件 形状复杂程度不同,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零件,采 用不同的铸造工艺,模具形式也往往不同,但不管怎样,铝合金重力铸造模 具还是有其共性的,必须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铸造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 铸件质量和工艺出品率的高低。
对于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的处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有技术在 对铝合金进行成型铸造的时候,不能较好的适应铸件形状的复杂程度,铸造 后的铝合金延展性不高,且由于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热容程度不高,影响铝 合金的铸件精度,导致铝合金的强度的不高,铸件易于变形,降低了成品的 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强度、 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通过将一些微量稀土原料加入到高品质的 原铝中,可以改善铝合金的铸造性能,避免了大多数含铁相的结晶组织都十 分粗大,直接影响合金的机械性能,降低合金的流动性的问题,改变了铁相 的存在形态,提高铝合金的铸造性能以及铝合金的硬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延展 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配比:将一些微量稀土原料加入到高品质的原铝中,按镁锭 的含镁量为100%计算,每批铝硅中间合金进车间应取三个样化验硅含量的数 值要标示清楚,配料时应按化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当使用块状钛硼剂 时,应按其含钛的百分比计算;
S2:熔炼配比后的原料,所述熔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装料:在预热后的铸造腔中装入预制合金锭、优质回炉料,较后加 合金元素;
2.2:温度控制:严格控制铝合金熔炼的温度;
2.3:时间控制:严格控制熔炼时间,减少合金吸气和氧化夹杂,提高合 金元素的烧损程度,影响合金化学成分量;
2.4:精炼操作:正确选用精炼剂、控制好加入量份般加入及把握好精炼 温度,在精炼的过程中,用钟罩将精炼剂分批压入熔液面下约2/3处怀要压 入铸造腔底部,均匀缓慢做顺时针转动,速度要缓、动作要平稳;
2.5:变质处理:加入变质剂,进一步细化晶粒,变质剂应先预热;
S3:铝棒铸造:熔炼好的铝液在一定的铸造工艺条件下,通过深井铸造 系统,冷却铸造成各种规格的圆铸棒;
S4:铝型材挤压:铝棒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达到铝液化的临界点,然 后切割、热剪,送挤压机挤压,通过模具挤压出想要的截面形状,然后进行 淬火,淬火的方式有风冷和水冷,风冷出来的状态就是T5,水冷的状态是T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