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02544.3 | 申请日: | 202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龙;梁伟豪;许勇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F1/04;C25D11/08;C25D11/24;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强度 延展 性能 铝合金 成型 铸造 工艺 | ||
1.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的配比:将一些微量稀土原料加入到高品质的原铝中,按镁锭的含镁量为100%计算,每批铝硅中间合金进车间应取三个样化验硅含量的数值要标示清楚,配料时应按化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当使用块状钛硼剂时,应按其含钛的百分比计算;
S2:熔炼配比后的原料,所述熔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装料:在预热后的铸造腔中装入预制合金锭、优质回炉料,较后加合金元素;
2.2:温度控制:严格控制铝合金熔炼的温度;
2.3:时间控制:严格控制熔炼时间,减少合金吸气和氧化夹杂,提高合金元素的烧损程度,影响合金化学成分量;
2.4:精炼操作:正确选用精炼剂、控制好加入量份般加入及把握好精炼温度,在精炼的过程中,用钟罩将精炼剂分批压入熔液面下约2/3处怀要压入铸造腔底部,均匀缓慢做顺时针转动,速度要缓、动作要平稳;
2.5:变质处理:加入变质剂,进一步细化晶粒,变质剂应先预热。
S3:铝棒铸造:熔炼好的铝液在一定的铸造工艺条件下,通过深井铸造系统,冷却铸造成各种规格的圆铸棒;
S4:铝型材挤压:铝棒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达到铝液化的临界点,然后切割、热剪,送挤压机挤压,通过模具挤压出想要的截面形状,然后进行淬火,淬火的方式有风冷和水冷,风冷出来的状态就是T5,水冷的状态是T6;
S5:型材挤出后的加工处理:牵引机将型材引出,达到所需长度由热切锯锯断,由移动冷床将型材移至校直机校直,校直后用定尺锯切割,装转运架进入时效程序。
S6:表面处理:将硫酸溶液接通直流电源阳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再表面生成一层致密多孔的氧化膜,然后封孔,后进行静电喷涂,利用电流电场的法拉第效应,让粉末涂料微小粒子均匀吸附在材料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入的稀土含量值范围大于0.3%,与其他元素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呈球状和短棒状分布在晶界或界内,组织中有大量位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精炼剂的量为合金质量的0.5%-0.7%,精炼温度一般控制在700-7200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变质处理的控制要点为:
a变质温度:一般不超过7400C;
b变质时间:一般为10min;
c变质剂的加入量:使用双色变质剂的用量一般为合金液质量的1.0%-1.2%;
d操作方法要到位:合金精炼后要尽快浇注完毕,砂型铸造一般应控制在40min内,金属型铸造应控制在2h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强度、高延展性能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工作注意事项:熔炼场地应保持干燥;操作人员应戴防辐射眼镜、工作帽、手套,着工作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5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