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9949.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建;陈明毅;陈刚;董廷亮;朱赫男;刘利香;岳重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8/12;C22C38/04;C22C38/06;C22C38/02;C22C33/06;C21C5/35;C21C7/10;C21C7/06;C21C7/068;C21D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精炼 工艺 铌钛微 合金 dc05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05目标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03%;[Si]≤0.01%;[Mn]:0.1~0.2%;[P]≤0.012%;[S]≤0.01%;[N]≤0.003%;[Als]:0.02~0.08%;[Nb]:0.005~0.02%;[Ti]:0.02~0.08%,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DC05的屈服强度≤180MPa,抗拉强度≤330MPa,断后伸长率≥38%,n90≥0.20,r90≥2.10,Δr≤0.3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LF精炼→RH精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连轧→连续退火→成品检验;其中:
1)铁水预处理:出站时控制[S]≤0.002%,铁水裸露面积≥95%;
2)顶底复吹转炉:转炉终点的目标为[C]:0.03~0.05%,[O]≤0.08%,[P]≤0.01%,出钢温度≥1620℃;出钢过程严格控制下渣,出钢30~40t时加入石灰;
3)LF精炼:根据转炉终点氧含量不同,LF升温结束前3~5min加入200kg~300kg铝质改质剂,改质后顶渣
4)RH精炼:采用深脱碳模式,当RH进站氧含量≤500ppm,根据RH进站氧含量进行补氧,当400≤[O]<500时,补氧量为20Nm3;当300≤[O]<400时,补氧量为40Nm3;当200≤[O]<300时,补氧量为60Nm3;RH处理顺序依次为预抽真空→脱碳→脱氧→合金化→净循环→破空,合金加入顺序依次为金属铝→金属锰→铌铁→钛铁;
5)连铸:采用大包长水口及氩封、中间包覆盖剂、浸入式水口进行全保护浇注,控制连铸增氮量ΔN≤3ppm,中间包温度为1561~1571℃;
6)热轧:出钢钢坯温度为1230±5℃,粗轧出口温度为1050±30℃,终轧温度为910±30℃,卷取温度为710±30℃;
7)冷轧:酸洗池:自由HCl≥40g/L,Fe2+≤150g/L,温度:60~90℃;冷轧压下率:75~85%;连续退火:加热段温度:820~890℃,均热段温度:820~890℃,缓冷段温度:650~710℃,快冷段结束温度:400~430℃,过时效段温度:360~390℃,终冷段温度<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转炉出钢大包渣厚≤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铝质改质剂金属Al含量为4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连铸时采取恒拉速控制,结晶器液面波动范围≤±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连浇换大包时中间包液位不小于最高液位的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板坯加热时加热炉按弱氧化气氛烧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冷轧过程中,带钢速度为100~200mpm;平整延伸率:0.4~1.0%。
8.一种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精炼双联工艺的铌钛微合金化DC05,其特征在于,所述DC05厚度为0.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冶金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9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