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及电子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9423.8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柏儒;许嘉哲;杨明阳;邱志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B32B15/04;H01B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透明 导电 制备 方法 电子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及电子器件。所述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包括可拉伸透明基底、硬质断裂层、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二材料层中的一材料层为亲水材料层,另一材料层为疏水材料层;所述可拉伸透明基底、所述硬质断裂层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形成层叠膜,所述层叠膜上设置有若干个裂缝,每一所述裂缝的内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二材料层,每一所述裂缝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油墨;其中,所述导电油墨中分散的导电材料与所述第一材料层具有相反的亲疏水性。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透过性、高导电性和高抗拉伸性的可拉伸透明导电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及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趋向柔性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刚性电子器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子产业的需求,而导电膜因其轻薄特性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现有的可拉伸透明导电膜主要是通过在弹性体表面涂布导电纳米片/纳米线形成随机的网络结构,或将疏松网络的弹性材料浸入导电油墨制备得到。基于这种结构,可拉伸透明导电膜使用的导电材料密度往往较高,导致可拉伸透明导电膜的透过性较低甚至不具有透过性,导电材料也同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在拉伸力作用下拉伸,其电阻变化率随着拉伸力的增大而增大,导致可拉伸透明导电膜的导电性较低,且这种结构在拉伸力作用下易被破坏,可拉伸透明导电膜不具有较高的抗拉伸性。因此,现有的可拉伸透明导电膜难以兼有高透过性、高导电性和高抗拉伸性,急需研发一种具有高透过性、高导电性和高抗拉伸性的可拉伸透明导电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制备方法及电子器件,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透过性、高导电性和高抗拉伸性的可拉伸透明导电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透明导电膜,包括可拉伸透明基底、硬质断裂层、第一材料层、第二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层、所述第二材料层中的一材料层为亲水材料层,另一材料层为疏水材料层;
所述可拉伸透明基底、所述硬质断裂层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形成层叠膜,所述层叠膜上设置有若干个裂缝,每一所述裂缝的内表面覆盖有所述第二材料层,每一所述裂缝的内部填充有导电油墨;其中,所述导电油墨中分散的导电材料与所述第一材料层具有相反的亲疏水性。
进一步地,所述裂缝是自所述第一材料层至所述硬质断裂层断裂形成的,或者自所述第一材料层至所述可拉伸透明基底断裂形成的。
进一步地,所述可拉伸透明基底与所述硬质断裂层的弹性模量之比小于等于1:10。
进一步地,所述可拉伸透明基底为聚合物弹性体;其中,所述聚合物弹性体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氨酯、SEBS、水凝胶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亲水材料层为涂布亲水材料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亲水材料包括异氰酸酯、聚丙烯酸、二氧化硅、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疏水材料层为涂布疏水材料形成的涂层;其中,所述疏水材料包括有机硅树脂、石蜡、氟树脂、微纳米粗糙结构材料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油墨中分散的导电材料包括导电纳米片、导电纳米线、导电纳米球、高分子导电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导电油墨中的分散液与所述第一材料层具有相反的亲疏水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透明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对可拉伸透明基底进行表面处理,在所述可拉伸透明基底的上表面形成硬质断裂层,并在所述硬质断裂层的上表面覆盖第一材料层,得到层叠膜;
S2、对所述层叠膜施加拉伸力,使所述层叠膜在拉伸力的作用下形成若干个裂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