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榨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821.6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巩发永;李静;蔡利;吴兵;易华平;甘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B26D1/06 | 分类号: | B26D1/06;B26D3/28;B26D7/32;B26D7/06;B26D7/27;B30B9/20;B30B15/00;A23N1/00;A23N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李玉兴 |
地址: | 61501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榨汁 设备 | ||
1.马铃薯榨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包括无头传送带(2)、驱动辊、从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辊轴两端、从动辊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驱动辊、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无头传送带(2)依次绕过驱动辊、从动辊,所述无头传送带(2)为网格状的无头传送带(2),所述支架(1)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切片装置、一次压榨装置、喷水装置、二次压榨装置;
所述切片装置位于无头传送带(2)的上层传送带左端上方,所述切片装置包括料斗(3)、进料筒(4)、固定环(5)、切割刀片(6)、挡板(7)、第一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9),所述料斗(3)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进料筒(4)竖直设置,所述进料筒(4)的上端固定在料斗(3)的底部且与料斗(3)内连通,所述进料筒(4)下端朝向无头传送带(2)的上层传送带,所述固定环(5)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固定环(5)的内径与进料筒(4)的内径相同且固定环(5)位于进料筒(4)正下方,所述固定环(5)的中心轴线与进料筒(4)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固定环(5)上端面与进料筒(4)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宽度与切割刀片(6)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一电动推杆(8)固定在支架(1)上且第一电动推杆(8)的中心轴线与进料筒(4)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所述切割刀片(6)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8)的末端,所述切割刀片(6)位于固定环(5)上端面与进料筒(4)下端面之间且切割刀片(6)与进料筒(4)的下端面互相平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固定在支架(1)上且第二电动推杆(9)的中心轴线与进料筒(4)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所述挡板(7)固定在第一电动推杆(8)的末端,所述挡板(7)位于固定环(5)下端面下方且挡板(7)的上表面与固定环(5)的下端面互相平行,所述挡板(7)的上表面与固定环(5)的下端面之间的间距小于5mm;
所述一次压榨装置包括第一上压辊(10)、第一下压辊(11)、第一集液池(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二驱动电机(16)、第一真空储液箱体(19)、第一真空泵(20)、第一液泵(21)、第一液管(22),所述第一上压辊(10)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下压辊(11)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上压辊(10)的辊轴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从动轮(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轮(15),所述第一驱动轮(15)和第一从动轮(1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下压辊(11)的辊轴前端固定设置有第二从动轮(17),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轮(18),所述第二驱动轮(18)和第二从动轮(1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上压辊(10)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下压辊(11)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且二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上压辊(10)与第一下压辊(11)结构大小均相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上压辊(10)位于第一下压辊(11)的正上方,所述无头传送带(2)的上层传送带从第一上压辊(10)和第一上压辊(10)之间的间隙内穿过;所述第一集液池(12)位于第一下压辊(1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液管(22)的一端与第一真空储液箱体(19)连通,第一液管(22)的另一端与伸入第一集液池(12)的底部,所述第一液泵(21)设置在第一液管(22)上,所述第一真空泵(20)设置在第一真空储液箱体(19)并且与第一真空储液箱体(19)内连通;
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箱(23)、水泵(24)、喷头(25)、水管(26),所述喷头(25)位于无头传送带(2)的上层传送带上方且喷头(25)朝向无头传送带(2)的上层传送带上表面,所述水箱(23)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水管(26)的一端与水箱(23)连通,水管(26)的另一端与喷头(25)连通,所述水泵(24)设置在水管(26)上;
所述二次压榨装置包括第二上压辊(27)、第二下压辊(28)、第二集液池(29)、第三驱动电机(30)、第四驱动电机(33)、第二真空储液箱体(36)、第二真空泵(37)、第二液泵(38)、第二液管(39),所述第二上压辊(27)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下压辊(28)的辊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上压辊(27)的辊轴后端固定设置有第三从动轮(3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0)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0)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驱动轮(32),所述第三驱动轮(32)和第三从动轮(3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下压辊(28)的辊轴前端固定设置有第四从动轮(34),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3)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第四驱动轮(35),所述第四驱动轮(35)和第四从动轮(3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上压辊(27)的中心轴线与第二下压辊(28)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且二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二上压辊(27)与第二下压辊(28)结构大小均相同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上压辊(27)位于第二下压辊(28)的正上方,所述无头传送带(2)的上层传送带从第二上压辊(27)和第二上压辊(27)之间的间隙内穿过;所述第二集液池(29)位于第二下压辊(28)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液管(39)的一端与第二真空储液箱体(36)连通,第二液管(39)的另一端与伸入第二集液池(29)的底部,所述第二液泵(38)设置在第二液管(39)上,所述第二真空泵(37)设置在第二真空储液箱体(36)并且与第二真空储液箱体(36)内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昌学院,未经西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82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降泡的双肋双色增强螺旋波纹管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过滤器及干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