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腔类高强度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7288.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越创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2;C22F1/047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吴飞 |
地址: | 637500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腔类高 强度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一种管腔类高强度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该铝合金包括镁、铜、铬、铁、钛以及铝元素,其中镁的质量百分比为0.80‑0.95;硅质量百分比为0.55‑0.65;铜质量百分比为0.25‑0.3;铬质量百分比为0.04‑0.045;铁质量百分比为≤0.15;钛质量百分比为0.10‑0.20;余量为铝。本发明通过适当加入镁、硅、铜含量可以提高管腔类铝合金的强度,同时严格控制铁、铬、镁含量,在挤压成型的挤压过程中模内焊合好,焊合缝处晶粒较小,且挤压成型而成的管腔类铝合金得到良好的焊合线。本发明的铝合金不需要均质处理,即可达到高强度和良好的焊合线,节约大量的成本。该管腔类铝合金在挤压成形后采用三级冷却,既能促进晶粒细化,通过细晶强化的特点提高该类铝合金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腔类铝合金制备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腔类高强度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轻量化的迅速发展,铝合金因其特点而广泛应用,适用于汽车轻量化等设计;作为中等强度的铝合金,6系合金在汽车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现有的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进行挤压成型时常出现焊合线明显、强度较低的现象。现有的6系铝合金成型的管腔类铝合金其抗拉强度峰值为280.20MPa,其屈服强度峰值为277.13MPa。
而按照传统理论,6系铝合金要提高强度,必须加入硅、镁、铜,以及加入适量的铬、镁用以细化晶粒。然而实验表明,合金中含过高三维锰时,锰在α相中产生严重的晶内偏折,会影响合金的再结晶,特别是在模内与模具接触部分晶粒,由于摩擦原因温度更高,使焊合线处晶粒过分长大,因而产品氧化后焊合线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腔类高强度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适当加入镁、硅、铜含量可以提高管腔类铝合金的强度,同时严格控制铁、铬、镁含量,在挤压成型的挤压过程中模内焊合好,焊合缝处晶粒较小,且挤压成型而成的管腔类铝合金得到良好的焊合线。本发明的铝合金不需要均质处理,即可达到高强度和良好的焊合线,节约大量的成本。该管腔类铝合金在挤压成形后采用三级冷却,既能促进晶粒细化,通过细晶强化的特点提高该类铝合金的强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管腔类高强度6系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该铝合金包括镁、铜、铬、铁、钛以及铝元素,其中镁的质量百分比为0.80-0.95;硅质量百分比为0.55-0.65;铜质量百分比为0.25-0.3;铬质量百分比为0.04-0.045;铁质量百分比为≤0.15;钛质量百分比为0.10-0.20;余量为铝;
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按照铝合金中镁、硅、铜、铬、铁、钛以及铝元素的成分配比进行配料;
步骤2:合金的熔炼,熔炼过程中进行扒渣;
步骤3:加入精炼剂进行合金的精炼,精炼温度为700-740℃,精炼过程中需要扒渣;
步骤4:将步骤3获得的合金液浇铸为铝合金棒材;
步骤5:将步骤4获得的棒材挤压成为管腔件;
步骤6:将步骤5获得的管腔件通过三级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熔炼温度为700-750℃。
进一步地,精炼温度为700-740℃,精炼时间为1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3中采用的精炼剂采用氮气。
进一步地,三级冷却方式为,在挤压机内部采用一级风冷、二级雾冷的方式进行冷却,而在挤压机外部采用三级水冷的方式。
进一步地,扒渣时采用扒渣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越创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越创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