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吸塑成型高阻隔性水囊生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998.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谢鹏程;宋乐;丁玉梅;杨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1/24;B29C41/38;B29C31/00;B29C5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塑成 阻隔 性水囊 生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连续吸塑成型高阻隔性水囊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挤出系统、缓存系统、双向吸塑系统和余料收卷系统,挤出系统位于整套装置的最左端,主要包括:两台挤出机、两套挤出机底座、流延模具和流延模头支架,挤出机放置在挤出机底座上;挤出机底座为金属框架焊接而成或者直接铸造,两个底座高度相同,放置在地面;流延模具为双模头叠层模具,流延模具左侧包含两个物料入口分别与两台挤出机连接,右侧是上下布置的两个流延模口,两个模口均朝向右侧,流延模具内部有层叠流道与分配流道,将两台挤出机挤出的物料进行层叠,并平均分配给两个流延模口挤出;流延模头支架是一个金属门型框架,流延模具吊挂在流延模头支架上以固定;缓存系统布置在挤出系统的右边并与挤出系统紧邻,缓存系统主要包括缓存系统框架、辊子支架、左上辊子组、左中辊子组、左下辊子组、右上辊子组、右下辊子组、上辊子排、下辊子排、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缓存系统框架是缓存系统各组件的支撑框架和外壳,放置在地面,由金属支架焊接形成的长方体金属框架和框架外部包覆的蒙皮组成;辊子支架固定在缓存系统框架内部,是一个铝型材组装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左上辊子组、左中辊子组、左下辊子组、右上辊子组和右下辊子组均为相同的结构,由辊子、双辊子座组成,其中辊子是长条形的圆柱体,两端伸出小轴,辊子内部有驱动电机,能够自主绕小轴旋转,辊子有两个,它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垂直上下排列,之间有和挤出上膜以及挤出下膜等厚度的间隙;双辊子座是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上下有孔,双辊子座有前后一对,两个辊子两端的轴插入双辊子座的孔中,通过一对双辊子座固定在辊子支架左右两边侧面如下位置与高度上:左上辊子组固定在辊子支架左侧上方位置与流延模具上方的流延模口平齐;左中辊子组固定在左上辊子组正下方并与流延模具下方的流延模口平齐;左下辊子组固定在辊子支架左侧下方,且与左中辊子组间隔一定距离;右上辊子组固定在辊子支架右侧下方高度略高于左下辊子组的位置;右下辊子组固定在辊子支架右侧下方高度高度平齐于左下辊子组的位置;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分别是由流延模具上下两个流延模口挤出来的聚合物薄膜,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也是塑料膜的一部分,其中挤出上膜从流延模具的上流延模口挤出,向右通过辊子组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向右下又通过辊子组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之后向右进入双向吸塑系统;挤出下膜从流延模具的下流延模口挤出,向右通过辊子组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向下又通过辊子组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再向右通过辊子组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之后向右进入双向吸塑系统;上辊子排和下辊子排均由多个横向水平排列的辊子和对应支座组成,上辊子排位于辊子支架内部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之间,并与挤出上膜间隔较大距离;下辊子排位于辊子支架内部最底部挤出下膜的下方,且和挤出下膜间隔较大距离;双向吸塑系统位于缓存系统右侧且紧邻,主要包括上链条架、下链条架、上吸塑模具、下吸塑模具、上吸塑模板、下吸塑模板、导柱、上合模机构、下合模机构、吸塑装置外壳,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从缓存系统中向右延伸出后,平行向右延伸;上链条架和下链条架是吸塑机常规使用的链条式输送装置,主要包含一对带有钩齿的链条以及相应传动机构构成,上链条架和下链条架分别托在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两边,并依靠自身钩齿勾住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的边缘,输送方向均为水平从左到右边,挤出上膜和挤出下膜分别由上链条架和下链条架带动,且输送速度可调;上吸塑模具和下吸塑模具是一套大小相同的上下对称的吸塑模具,模腔与真空系统连接,它们的模腔分别对应水囊的上下半腔,上吸塑模具模腔及合模面朝下,下吸塑模具模腔及合模面朝上,分别位于挤出上膜的正上方和挤出下膜的正下方,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准确对齐上链条架和下链条架中心位置,上吸塑模具和下吸塑模具分别固定在上吸塑模板和下吸塑模板上,上吸塑模板和下吸塑模板均为正方形的四角有导向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模板,上吸塑模板和下吸塑模板四个孔套在四根垂直放置的导柱上,能够上下滑动,上吸塑模板和下吸塑模板分别由上合模机构和下合模机构驱动上下移动;上合模机构和下合模机构驱动分别位于上吸塑模板的上方和下吸塑模板的下方,分别带动上吸塑模板和下吸塑模板以及对应的上吸塑模具和下吸塑模具上下移动完成开合;吸塑装置外壳是双向吸塑系统各组件的支撑框架和外壳,与缓存系统框架为一体结构;余料收卷系统放置于双向吸塑系统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9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