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焦炭烧损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587.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广;关少奎;黄海龙;李东涛;王奇;王进刚;谢金平;曹贵杰;刘洋;马超;代鑫;郭德英;赵鹏;薛立民;高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C10B43/00;C10B41/00;C10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静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焦炭 烧损率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干熄焦焦炭烧损率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干熄焦设备,所述干熄焦设备包括:干熄焦炉、循环风机、副省煤器和环境除尘装置,所述副省煤器还设有放散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检测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增量、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和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其中,所述第一气体为通过所述循环风机的气体,所述第二气体为通过所述放散气口排出的气体,所述第三气体为所述环境除尘装置排出的气体,所述第四气体为导入所述干熄焦炉的气体;
根据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增量、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和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获得焦炭烧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增量,包括: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的第一浓度值和第二浓度值;其中,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风机和所述副省煤器之间的管道处;
根据所述第一浓度值和所述第二浓度值的差值与所述第一气体的流量,获得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增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包括:
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气体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境除尘装置的出口处;
通过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检测每分钟的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
根据每分钟的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确定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的均值;
根据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的均值与所述第二气体的流量,获得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包括:
通过第三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三气体的流量及每分钟的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其中,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放散气口处;
根据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的均值与所述第三气体的流量,获得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包括:
通过第四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四气体的流量及每分钟的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其中,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干熄焦炉的进气口处;
根据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的浓度值的均值与所述第四气体的流量,获得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和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均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增量、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和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获得焦炭烧损率,包括:
基于等式CM=(S1+S2+S3-S4)*CQ/(CP*M),获得所述焦炭烧损率;
其中,CM为焦炭烧损率,S1为所述第一气体的碳化合物增量,S2为所述第二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S3为所述第三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S4为所述第四气体的碳化合物总量,CQ为碳的相对分子质量,CP为焦炭中碳元素含量,M为碳化合物气体的摩尔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5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