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3377.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入江一伸;吉田英博;中谷修平;大塚巨;丰福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45 | 分类号: | B41J2/04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 ||
1.一种喷墨头,其中,
所述喷墨头具有:
压电元件,其被以d33模式驱动;
压力产生室,其设置于所述压电元件的下方,且利用所述压电元件的驱动而产生压力;
单独墨供给流路,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且向所述压力产生室供给墨;
单独墨排出流路,其与所述压力产生室连通,且从所述压力产生室排出墨;以及
喷嘴,其设置于所述压力产生室的下方,且将所述压力产生室内的墨喷出,
在与所述喷嘴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下,所述压力产生室、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以及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各自的内径在所述喷嘴侧比在所述压电元件侧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喷墨头还具有:
第一节流部,其设置于所述压电元件侧,以形成将所述压力产生室与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连通的墨入口部;
第二节流部,其设置于所述喷嘴侧,以形成所述墨入口部;
第三节流部,其设置于所述压电元件侧,以形成将所述压力产生室与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连通的墨出口部;以及
第四节流部,其设置于所述喷嘴侧,以形成所述墨出口部,
在与所述喷嘴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下,
所述第一节流部的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节流部的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靠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侧的位置,
所述第一节流部的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节流部的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侧的端部靠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位置,
所述第三节流部的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四节流部的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靠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侧的位置,
所述第三节流部的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第四节流部的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侧的端部靠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在与所述喷嘴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下,
所述喷嘴的位置配置为以所述压电元件的中心为基准向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侧以及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侧中的任一方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以及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底面的部分具有使压力波衰减的阻尼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从所述压力产生室的底面到所述喷嘴的弯月面的距离为30μm至3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所述喷墨头具有凹凸,
在与所述喷嘴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下,
所述凹凸设置于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的与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对置的端部以及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的与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对置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在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以及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的俯视下,
所述单独墨供给流路的与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对置的端部以及所述单独墨排出流路的与所述压力产生室侧的端部对置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为非直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头,其中,
在所述压力产生室的俯视下,
所述压力产生室的内壁中的至少一部分为非直线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3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馈送器以及部件组装装置
- 下一篇:车辆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