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406在促进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应用、其重编程培养基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3323.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祝赛勇;王卫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15/867;C12N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406 促进 体细胞 编程 中的 应用 培养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406在促进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应用、其重编程培养基及方法。其中,R406的分子式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R406配置成一种重编程培养基进行应用,即向基础培养基中添加SYK抑制剂R406来制备得到重编程培养基。本发明的R406通过抑制Syk‑Cn‑NFAT信号通路,减弱NFATc1对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直接结合,从而促进这些基因表达,提高了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下游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代谢产物的含量,增加细胞内H2S水平。细胞内积累的H2S从而调控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和氧化还原稳态,最终促进了化学重编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细胞重编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406在促进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应用、其重编程培养基及方法。
背景技术
干细胞目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
1)从囊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来源于胚胎发育囊胚时期的内细胞团,具有多能性,并且可以无限增殖,是研究自我更新、发育和疾病的有力工具。但胚胎干细胞的获取涉及伦理问题,并且在进行临床应用时存在免疫排斥问题。
2)核移植。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可消除体细胞特征并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但该技术操作困难,并且也涉及到伦理问题。
3)细胞融合。将体细胞和干细胞融合得到的杂交细胞可消除体细胞特征,获得多能细胞的生化和发育特性。可用于研究遗传互补和寻找使体细胞发生重编程的因子。但该方法得到的细胞不是正常染色体细胞,不能用于临床应用。
4)转录因子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重编程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已经分化的细胞恢复到具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的状态。体细胞中转入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使体细胞发生重编程从而诱导产生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该方法得到的细胞可来源于患者本身,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并且不涉及伦理问题。但在重编程过程中细胞的基因组整合了外源基因,临床应用有成瘤的风险。
5)小分子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化学重编程)。体细胞培养时加入小分子化合物,将体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这种方法得到的干细胞可来源于患者本身的体细胞,排除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并且没有外源基因的插入,临床应用更加安全。但该方法目前效率低、耗时久并且分子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因此寻找新的小分子来提高重编程效率、揭示其中的机制,对iPSCs的临床应用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R406在促进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应用、其重编程培养基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406在促进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应用,其中,R406的分子式为
作为第一方面的优选,所述体细胞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体细胞重编程的重编程培养基,其由基础培养基中添加SYK抑制剂R406制成。
作为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重编程培养基中R406的浓度为1μM。其中,基础培养基和R406的混合体积比为1000:1。
作为第二方面的优选,所述基础培养基包括78%DMEM,10%KSR,10%FBS,1%NEAA,1%P/S,0.055mMβ-ME,20ng/mL bFGF,0.5mM VPA,20μM CHIR99021,10μM 616452,5μMParnate,50μM Forskolin,0.5μM AM580,5μM EPZ004777和250μM vitamin C(记为优选方式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