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免烫整理棉织物强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1694.9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范雪荣;娄江飞;王丹;高卫东;袁久刚;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352 | 分类号: | D06M13/352;D06M13/148;D06M13/447;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整理 棉织物 强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免烫整理棉织物强力的方法,属于免烫整理领域。本发明以醚化2D树脂DM‑3511作为免烫整理剂,添加强力保护剂寡糖、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催化剂C‑8和渗透剂JFC‑2制得免烫整理液。经此整理液整理的棉织物,在保证优异的抗皱效果的同时,改善整理织物的强力损失较大的问题,同时织物无泛黄现象、手感丰满。同时添加的寡糖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均为无毒廉价、环境友好型的助剂,绿色环保,从源头保证了整理后织物的安全性。同时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纤维素高温分解的作用,起到保护纤维、提高织物强力,是一种新型提高免烫棉织物强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免烫整理棉织物强力的方法,属于免烫整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棉织物免烫整理问世以来,免烫整理织物的强力损伤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免烫整理中,强力损伤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纤维基本结构单元及大分子间引入的共价交联限制了其移动和内旋转,导致受力时应力集中;另一方面,整理液中的酸性介质在高温焙烘时,会使纤维素分子链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影响纤维的强力。强力降低会严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如何减小强力损伤已成为免烫整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通过添加强力保护剂等,改善或者限制交联剂与纤维素之间的交联程度,在保证优异抗皱性能的同时提高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如:将树脂型免烫整理剂与某些聚合物乳液复配使用,相对减少树脂的用量来提高织物的强力。效果较好的聚合物乳液主要有有机硅、聚乙烯、聚乙烯醇和聚氨酯等。聚氨酯类乳液在减少织物强度损失的同时,能够改善手感;有机硅类乳液可提高织物弹性和柔软性,增强免烫织物的抗皱效果;聚乙烯乳液是最常用的强力保护剂,乳液性质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免烫织物的强力。聚合物乳液类强力保护剂的作用机制是在纤维素表面成膜,将纤维素包裹起来,起到一定的强力保护效果,但是这个效果耐磨性较差,保护后的织物在服用过程中强力会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成膜过程中会阻碍免烫整理剂向纤维素内部扩散,影响整理剂与纤维素交联,故而使用此类保护剂后,织物的抗皱性能较差,不符合棉织物既提高免烫整理性能,又具有高强力的设想。
因此,需要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高强力保护的、抗皱效果好的免烫棉织物强力保护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现有的免烫棉织物无法同时实现高强力、高耐磨性以及高抗皱性能。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将强力保护剂寡糖和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添加到醚化树脂型免烫整理剂DM-3511中,添加相应的芳烃异构化催化剂C-8和渗透剂JFC-2,调节溶液pH,制得高强力免烫抗皱整理液。将该高强力免烫抗皱整理液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能够在保证优异的抗皱效果的同时,改善以往抗皱整理强力损失较大的问题,同时整理后的织物耐磨性能好、无泛黄现象、手感丰满。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力免烫抗皱整理液,所述整理液包括100-200g/L的树脂醚化2D树脂DM-3511、10-50g/L的催化剂C-8、10-50g/L的渗透剂、2-20g/L的寡糖、5-20g/L的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和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使用寡糖为蔗糖、乳糖、海藻糖、棉子糖、水苏糖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整理液的pH为3-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免烫整理棉织物强力的方法,所述方法上述高强力免烫抗皱整理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棉织物置于所述高强力免烫整理液中,二浸二轧,控制织物的带液率为80-90%,预烘,焙烘,水洗,烘干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烘温度为60-100℃,时间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6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