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身体活动水平的慢行交通出行健康影响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90861.8 | 申请日: | 202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亦政;王宇昕;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50/50;G06Q10/06;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身体 活动 水平 交通 出行 健康 影响 评价 方法 | ||
1.一种考虑身体活动水平的慢行交通出行者健康影响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设定区域内的区域人群特征数据、区域慢行交通出行数据、区域大气污染数据和区域生命健康数据;
步骤S2、基于所述区域人群特征数据构建能量代谢当量计算模型,将区域慢行交通出行数据导入所述能量代谢当量计算模型,获取区域内能量代谢当量数据;
步骤S3、将所述区域内能量代谢当量数据与剂量-响应函数进行对照,分析人体身体活动水平的暴露参数,进而计算出行过程中的正面影响人群归因分值;
步骤S4、基于区域大气污染数据构建人群污染物暴露模型,将所述区域慢行交通出行数据和基于区域内能量代谢当量数据获取的呼吸量数据导入所述人群污染物暴露模型,计算出区域内慢行交通出行者的污染物暴露值,根据所述污染物暴露值计算出行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人群归因分值;
步骤S5、使用比较风险评估方法将所述正面影响人群归因分值和所述负面影响人群归因分值进行汇总,以疾病负担为标准化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基于健康影响的严重程度,构建全因死亡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伤残调整生命年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基于所述区域人群特征数据构建能量代谢当量MET计算模型,计算公式为:
其中,MET为能量代谢当量,表示为人体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肌肉的实际耗氧量与静坐耗氧量的比值,v为出行速度,s为出行坡度百分比,a,b为剂量参数,受出行方式和人群特征影响,l为坡度一致的出行区间长度,L为总出行距离;
步骤S22:导入区域人群特征数据,获取区域内出行者的性别、年龄数据,参照相关标准中对于不同活动水平的能量代谢当量规定和实测值,依据人群特征确定剂量参数a,b,校正上述MET模型;
步骤S23:将区域慢行交通出行数据导入校正后的能量代谢当量计算模型,获取出行速度、出行路径和经行路段坡度数据,以计算该区域内的各交通方式的平均出行能量代谢当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区域内采用交通方式m的平均出行代谢当量,pmc为采用交通方式m时活动水平为c的出行所占总体的比例,METc为出行活动水平为c时的能量代谢当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依据步骤S23计算的区域内平均出行能量代谢当量,量化相对风险RR:
其中,RRm(h)为采用交通方式m出行时间为h时的相对风险,该相对风险为采用交通方式m出行时长为h时的健康参数影响与无出行行为的基础健康参数影响间的比值,为区域内采用交通方式m的平均出行代谢当量,α是剂量-响应函数DRF的系数,表征与相对风险的关系;
步骤S32:依据区域慢行交通出行数据中的出行时长数据,构建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长分布函数,基于时长分布函数确定正面影响的人群归因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PAFpositive是正面影响的人群归因分值,RRm(h)为采用交通方式m出行时间为h时的相对风险,Pm(h)和Qm(h)分别为基准对照组和计算组的出行时长分布函数,其中对照年的时长分布函数曲线根据过往交通数据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8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