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保温室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8784.2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歌;殷宗俊;张晓东;丁月云;郑先瑞;吴旭东;周忍;杨明月;王彩云;卓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2 | 分类号: | A01K1/02;B08B3/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李玉宁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仔猪 成活率 温室 | ||
本发明涉及仔猪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保温室,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棚,且顶棚内固定有一竖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为休息区和活动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敞口,在所述活动区对应的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与其形状对应的活动升降板,且凹槽内底部设有升降机构、以驱动活动升降板升降;所述活动升降板为网孔板,且凹槽内壁开设连通外部的排污口,所述活动区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丝杆一,所述丝杆一的一端指向休息区,且两个丝杆一上均螺旋安装有第一活动套。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仔猪养殖使用,能够定期进行清洁,使用更加健康卫生,利于仔猪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仔猪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保温室。
背景技术
猪是恒温动物,其体温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猪对气温的适应性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提高,下限临界温度可随日龄增长而降低。猪舍的温度低于下限临界温度会影响猪的增重,导致饲料消耗量增大,甚至会使猪冻死或病死。仔猪的临界温度在32~35C之间,在一年内的多少时间,外部环境温度无法达到仔猪的临界温度,为了提高仔猪的存活率,需要为猪舍供暖。为此设计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保温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保温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仔猪成活率的保温室,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棚,且顶棚内固定有一竖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为休息区和活动区,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敞口。
在所述活动区对应的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设置与其形状对应的活动升降板,且凹槽内底部设有升降机构、以驱动活动升降板升降;所述活动升降板为网孔板,且凹槽内壁开设连通外部的排污口。
所述活动区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丝杆一,所述丝杆一的一端指向休息区,且两个丝杆一上均螺旋安装有第一活动套,两个所述第一活动套之间固定有挡杆,挡杆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有若干竖杆,且顶棚上安装有驱动丝杆一转动的调节电机。
位于活动区上方的顶棚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开设环形储水腔,且旋转轴的外壁沿其轴向分布若干排喷淋头,喷淋头的进液端和所述环形储水腔连通,顶棚上安装驱动旋转轴摆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滑动座、丝杆二,其中,升降电机设于凹槽的底部,丝杆二驱动联接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滑动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凹槽的底面,滑动座内开设和丝杆二螺旋配合的螺纹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弹簧、底座、顶杆,其中,底座的一侧固定于凹槽的底面,底座的另一侧开设导向槽,顶杆的底端插入到导向槽内、并与槽底通过弹簧连接,顶杆的顶端和活动升降板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顶棚相对两侧的安装板以及设于安装板上的驱动组件,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板,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旋转轴的拨动杆以及驱动所述拨动杆末端活动的驱动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杆以及一横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横杆的一端以及拨动杆的底端,安装板上固定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供横杆滑动穿梭的导向孔,横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滚轮,安装板上设有凸轮电机,凸轮电机的输出轴联接有凸轮,凸轮的外环面和上述的滚轮的外环面接触,且横杆的外侧套设有回复弹簧,回复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板固定,且另一端和横杆固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杆的下方可拆卸安装有与其平行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开设若干个风腔,且固定管上开设若干个和竖杆对应插接的插孔,所述风腔的底部壳体开设若干与其内部连通的风孔,固定管的顶部安装有与风腔对应的烘干机,所述烘干机的出风端和对应的风腔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