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8221.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栋;陈志强;王佳;崔佳诺;宋文太;芦雅静;单飞龙;汪知宇;王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20 | 分类号: | B61L27/20;B61L27/30;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史光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to 相关 参数 自动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ATO设备中设置两套控车模式,包括缺省模式以及参数采集模式;所述缺省模式和所述参数采集模式各自独立运行,但只有一种模式能够获得控车权限;参数采集模式用于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执行测试序列,获取控车相关参数;缺省模式用于常规控车,控制ATO控车模式切换,以及监督列车在参数采集模式下的运行状态。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能够用于对所有装备ATO设备的大铁和城轨系统进行参数自动采集,解决了在大铁线路进行调试时处理特殊场景的复杂性,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列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控车参数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列车自动运行(ATO,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系统利用地面信息实现对列车的牵引、制动控制以及列车的自动折返。ATO系统还可实现列车的自动驾驶,在列车自动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的防护下完成列车自动驾驶控制,实现对车辆的牵引、制动、巡航等控制。
ATO系统为了达到精确控车的目的,需要了解车辆控制相关的参数,如制动响应延时、车辆不同速度下执行牵引和制动时的牵引和制动力等。目前,大部分参数由车辆生产商方面直接提供,然而由于车辆生产商方面提供的参数一定程度上不够准确,与列车实际的运行情况有所差别,因此往往需要在列车实际运行的基础上获取其更加准确的参数。且随着列车运营,列车性能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导致ATO使用既有的控车参数控车后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能够在短时间内,方便且高效地获取车辆的运行参数,供ATO控车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及装置,能够驱动列车按照期望的测试序列自动运行,并采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级位、响应时延等数据,最终基于列车实际的运行数据分析得出ATO系统控车所需相关参数,包括列车自身实际牵引动力特性、列车响应特性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
在ATO设备中设置两套控车模式,包括缺省模式以及参数采集模式;
所述缺省模式和所述参数采集模式各自独立运行,但只有一种模式能够获得控车权限;
参数采集模式用于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执行测试序列,获取控车相关参数;
缺省模式用于常规控车,控制ATO控车模式切换,以及监督列车在参数采集模式下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ATO设备启动后通过缺省模式控车;(2)ATO设备从与之连接的上位机下载测试序列;(3)在缺省模式下,判定ATO设备进入自动驾驶模式;(4)获取测试执行的开始指令,且缺省模式判定是否满足参数采集条件,若满足则将列车控制权让予参数采集模式;(5)参数采集模式按照内部算法,以测试序列文本为依据进行控车,完成相关参数的采集。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采集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状态的跳转逻辑:有效状态、运行状态及退出状态,当ATO设备启动后默认所述参数采集模式处于退出状态,当满足所有有效条件后,参数采集模式进入有效状态,当满足运行条件后,处于有效状态的参数采集模式进入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3)时,所述参数采集模式由退出状态转入有效状态;在步骤(4),参数采集模式由有效状态进入运行状态,并向列车输出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在参数采集模式下,列车在四元组要求的目标级位下,保持行驶速度在四元组要求的最低目标速度和最高目标速度之间时,持续行驶时间大于四元组中要求的目标运行时间。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参数采集模式进行参数采集过程中,缺省模式会实施对列车运行场景以及参数采集模式的状态进行监督,当参数采集模式处于有效状态或退出状态或缺省模式认为当前运营场景不适合进行参数采集时,缺省模式重新要求接管列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