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8221.3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栋;陈志强;王佳;崔佳诺;宋文太;芦雅静;单飞龙;汪知宇;王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20 | 分类号: | B61L27/20;B61L27/30;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迎新;史光伟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to 相关 参数 自动 采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ATO设备中设置两套控车模式,包括缺省模式以及参数采集模式;
所述缺省模式和所述参数采集模式各自独立运行,但只有一种模式能够获得控车权限;
参数采集模式用于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执行测试序列,获取控车相关参数;
缺省模式用于常规控车,控制ATO控车模式切换,以及监督列车在参数采集模式下的运行状态;
当ATO设备启动后默认所述参数采集模式处于退出状态,当满足所有有效条件后,参数采集模式进入有效状态,当满足运行条件后,处于有效状态的参数采集模式进入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ATO设备启动后通过缺省模式控车;(2)ATO设备从与之连接的上位机下载测试序列;(3)在缺省模式下,判定ATO设备进入自动驾驶模式;(4)获取测试执行的开始指令,且缺省模式判定是否满足参数采集条件,若满足则将列车控制权让与参数采集模式;(5)参数采集模式按照内部算法,以测试序列文本为依据进行控车,完成相关参数的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采集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状态的跳转逻辑:有效状态、运行状态及退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时,所述参数采集模式由退出状态转入有效状态;在步骤(4),参数采集模式由有效状态进入运行状态,并向列车输出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参数采集模式下,列车在四元组要求的目标级位下,保持行驶速度在四元组要求的最低目标速度和最高目标速度之间时,持续行驶时间大于四元组中要求的目标运行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参数采集模式进行参数采集过程中,缺省模式会实施对列车运行场景以及参数采集模式的状态进行监督,当参数采集模式处于有效状态或退出状态或缺省模式认为当前运营场景不适合进行参数采集时,缺省模式重新要求接管列车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不适合进行参数采集的运营场景为:存在道路临时限速、列车过分相、进站停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条件包括:ATO设备存在与上位机之间的物理连接且双方互认通过、ATO设备检查到内存中存在有效的测试序列文本、缺省模式判定当前ATO设备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所述运行条件为:上位机给出采集开始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参数采集模式拥有列车控制权,参数采集模式计算得到的输出发送至列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当满足退出条件时,参数采集模式无论出于何种状态,均进入退出状态,所述退出条件包括:上位机给出采集停止指令、所有测试序列执行完毕或软件检测到进入有效状态的任意条件不再满足。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中,上位机与ATO设备建立物理通信链路后,需要先进行身份互认,按照特定的算法完成互认交互流程,认证成功后,才能进行后续其他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ATO控车相关参数自动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上位机上对测试序列文本进行编辑,测试序列文本通过串口按照既定通信协议发送至ATO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82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