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电位区间活化提高Co(OH)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569.0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7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肖婷;谭新玉;向鹏;姜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2 | 分类号: | H01G11/22;H01G11/30;H01G11/5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位 区间 活化 提高 co oh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双电位区间活化提高Co(OH)2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方法,以泡沫镍为基底,硝酸钴为镍源,尿素为成核剂,采用水热法,得到Co(OH)2前驱体纳米线阵列;取不同电位区间对前驱体进行循环伏安处理,得到活化后的Co(OH)2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方法,在正电位区间活化Co(OH)2前驱体后,纳米线表面形成大量纳米片,具有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有利于电解液浸润和电解液离子传输,在10 mA cm‑2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比电容提升为1.78 F cm‑2;在负电位区间活化后,部分Co2+被还原为Co单质,样品内阻降低为1.28Ω,使比电容提升为2.12 F cm‑2,是仅在正电位区间活化样品的1.2倍,是未经活化的样品的3.8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超级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Co(OH)2超级电容器容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Co(OH)2作为一种典型的赝电容电极材料,具有理论容量高、制备方法简单、形貌容易调控等优点,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备受关注。然而,受微观结构和导电性的限制,Co (OH)2的实际容量一般远低于其理论容量。大量研究表明,调控材料微观结构增加活性位点、提高材料导电性,是获得高容量电极材料的有效途径。目前,对电极材料微观结构的调控主要通过制备各种纳米结构来实现,例如纳米片、纳米棒、纳米线、纳米花等。尽管纳米结构相比于块体结构能显著增加材料的活性位点,但电化学反应通常是在原子尺度进行,对于表面光滑的纳米片、纳米棒等纳米结构,电化学活性位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在提升材料导电性方面,目前主要通过碳包覆、硫化、磷化等方式来实现。其中,碳包覆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对于一些不能高温处理(如氢氧化物)的材料并不适用,并且通常仅对材料的外表面进行修饰;而磷化、硫化需要采用不同的磷化剂、硫化剂等对样品进行处理,不仅增加额外工艺步骤、耗时较长,磷化过程和硫化过程还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腐蚀设备、甚至产生有毒的副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Co(OH)2电极材料实际比容量低,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简单的双电位区间循环伏安法对Co (OH)2进行处理,实现微观结构(在Co(OH)2表面构造二次纳米片,增加活性位点)和导电性(将部分Co2+还原成Co单质,构造内部高导电通道)的双重优化,从而显著提升Co(OH)2的比容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位区间活化提高Co(OH)2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方法,以KOH溶液为电解液,采用三电极体系中的循环伏安技术,先后在正电位区间(0~0.7V)和负电位区间(-1.2~0V)对Co(OH)2前驱体进行活化,正电位区间主要是对纳米线阵列的微观结构进行活化,活化后纳米线表面产生大量纳米片,能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负电位区间(-1.2~0V)则是对样品的导电性进行活化,活化后,部分Co2+被还原为Co单质,样品内阻显著降低,有利于电化学过程中电子传输。这种双电位区间活化的方法使Co(OH)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容量提升了3.8倍。本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无污染、性能优异等特点,适合各种Co基化合物电极材料性能的优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泡沫镍为基底,采用水热法制备Co(OH)2纳米线阵列,随后对Co(OH)2纳米线阵列进行双电位区间循环伏安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进黄花倒水莲容器苗生长的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供电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