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及制备方法和银耳蛋白肽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7539.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子健;陈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00;A23L33/18;A23L33/16;C12P21/00;C12P39/00;C12P1/04;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耳 分子 多元 蛋白 原液 制备 方法 产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及制备方法和银耳蛋白肽产品,该原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与乳酸菌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其中,每升发酵培养基包括银耳粉4.5~5.4g、氮源1.5~3g、碳源70~140g、小分子肽粉2~4g、钠盐0.15~0.2g和复合微量元素0.1~0.3g,pH为5.0~6.0;然后在22~27℃的温度下后熟,以使银耳发酵液中的菌丝自溶。通过两种菌种的共同发酵,不仅使得两种菌种的菌丝体自溶,还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菌体的代谢产物,进而使得大分子变为500以下的小分子肽,进而使得其具有大量的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其被食用后,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及制备方法和银耳蛋白肽产品。
背景技术
银耳俗称白木耳或雪耳,其为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可提高免疫力、减肥、健脾、降压、养心、解毒、通便等功效。
但是,目前银耳产品的营养成分并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进而造成银耳的药用功效和营养的浪费。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及制备方法和银耳蛋白肽产品,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与乳酸菌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其中,每升发酵培养基包括银耳粉4.5~5.4g、氮源1.5~3g、碳源70~140g、小分子肽粉2~4g、钠盐0.15~0.2g和复合微量元素0.1~0.3g,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为5.0~6.0;将发酵后得到的银耳发酵液在22~27℃的温度下后熟,以使得银耳发酵液中的菌丝自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其上述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银耳蛋白肽产品,其包括上述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和辅料,可选地,辅料中含有多种氨基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上述成分的培养基进行发酵和后熟后得到的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中含有大量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等,特别是通过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与乳酸菌的共同发酵,不仅使得大量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和乳酸菌的菌丝体自溶,还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菌体的代谢产物,进而使得大分子变为500以下的小分子肽,进而使得该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具有大量的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其被食用后,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以达到对银耳功效和营养的充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及制备方法和银耳蛋白肽产品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银耳小分子多元蛋白肽原液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与乳酸菌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其中,每升发酵培养基包括银耳粉4.5~5.4g、氮源1.5~3g、碳源70~140g、小分子肽粉2~4g、钠盐0.15~0.2g和复合微量元素0.1~0.3g,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为5.0~6.0;将发酵后得到的银耳发酵液在22~27℃的温度下后熟,以使得银耳发酵液中的菌丝自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澎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75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和大尺寸电子产品便捷交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装干燥炉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