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检测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812.7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洪展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55/40;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检测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管道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侧端的摄像头模组、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底端的主动滚轮组件、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表面的多组辅助轮组件和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用于配合驱动主动滚轮组件及辅助轮组件收纳或展开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主动滚轮组件,可以实现无需电线牵引,机器人自动行走;通过设置的辅助轮组件,可以保证机器人在管道内的稳定,同时方便调节展开直径,适用于不同尺寸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道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在当今社会的多种行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源领域的油气运输、城市建筑的通风系统中,管道的使用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地下管道埋在地下,在使用过程中的定期维护检测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
目前工作人员用来检测管道的机器人大都是通过连接导线和操作终端连接,但机器人上大都没有设置连接导线的固定机构,机器人在管道内部行驶时会拖动导线在管道内移动,时间久了,连接导线和机器人连接的地方容易松动,容易导致机器人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管道检测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管道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侧端的摄像头模组、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底端的主动滚轮组件、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表面的多组辅助轮组件和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用于配合驱动主动滚轮组件及辅助轮组件收纳或展开的驱动机构;
所述主动滚轮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底端的两个主动支撑臂,两个所述主动支撑臂内部均滑动设置有第一弧形顶杆,所述第一弧形顶杆与主动支撑臂内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一弧形顶杆远离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滑槽滑动设置在主动支撑臂内部侧壁,所述滑块远离第一弧形顶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动力箱底端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传动轴转动设置在套筒内部,且所述传动轴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中心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辅助轮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表面的多个从动支撑臂,所述从动支撑臂内部设置有第二弧形顶杆,所述第二弧形顶杆与从动支撑臂内部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且所述第二弧形顶杆远离机器人主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贯穿从动支撑臂底部,所述连接杆底端设置有从动轮主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器人主体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部,且所述转动柱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侧端均分布有多组顶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器人主体侧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保护摄像头模组的防护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弧形顶杆与第二弧形顶杆均滑动贯穿机器人主体内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顶块表面设置有用于配合第一弧形顶杆与第二弧形顶杆使用的弧形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主动滚轮组件,可以实现无需电线牵引,机器人自动行走;通过设置的辅助轮组件,可以保证机器人在管道内的稳定,同时方便调节展开直径,适用于不同尺寸管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管道检测机器人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洪展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洪展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8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