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86752.9 申请日: 2021-03-17
公开(公告)号: CN112666347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6
发明(设计)人: 汤永平;刘卫;林志欣;羊晓珊;梁展鹏;高成;李立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敏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3/558 分类号: 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33;G01N33/53;G01N33/577
代理公司: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代理人: 王海曼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同步 检测 植物油 中黄 曲霉 毒素 b1 玉米 赤霉烯酮 含量 免疫 荧光 层析 试剂盒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及方法,旨在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抗干扰强,可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衔接有吸收垫、反应膜、结合垫、样品垫,所述反应膜划有一条含有黄曲霉毒素B1偶联抗原检测线T1,一条玉米赤霉烯酮偶联抗原检测线T2,一条含有鸡IgY质控C线;所述的结合垫包被含有黄曲霉毒素B1检测微球、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微球和羊抗鸡IgY多克隆抗体标记微球的混合物,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具体地说,是一种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本发明还涉及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威胁国人的生命健康,近期发生的“酸汤子”中毒事件不算久远,9人中毒,无一生还。食用油中真菌毒素超标时有发生,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常见于多种植物油中,检测方法多样,各方法也非常成熟,但也各有优缺点。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质谱法、免疫法,前者属于理化检测方法,前处理过程复杂,仪器化程度高,操作繁琐,对操作人员和仪器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检测周期较长。免疫法目前主要包ELISA和免疫层析法,ELISA方法反应过程长,操作频繁,易受环境因素和人员频发操作影响,时常需要新建标曲,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场检测“快速、灵敏、准确”等方面的需要。免疫层析当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是胶体金和免疫荧光层析,胶体金检测能快速定性检测,但灵敏度不足,且在定量检测方面的准确性尚存争议。植物油脂样本粘稠,吸取不便,若是吸取下清,很容易吸到上层植物油,除杂过程也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非常迫切开发一种可以现场即时检测、操作简单、灵敏、准确的产品。本检测试剂盒,前处理不需离心,取上清液后直接稀释上样,可同时测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两种毒素,灵敏度高,优点十分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抗干扰强,可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可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前处理无需离心直接取上清液稀释,对检测人员无特殊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衔接有吸水纸垫、反应膜、结合垫、样品垫,所述反应膜划有一条含有黄曲霉毒素B1偶联抗原检测线T1,一条玉米赤霉烯酮偶联抗原检测线T2,一条含有鸡IgY质控C线;所述的结合垫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检测微球、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微球、羊抗鸡IgY多克隆抗体标记微球;

其中:

所述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微球是长链生物素化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与链霉亲和素荧光微球结合制成;

所述的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微球是长链生物素化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与链霉亲和素荧光微球结合制成;

所述的长链生物素连结有双长链(-LC-LC)加长臂,加长臂另一端连结有用于偶联标记单克隆抗体的NHS,能够有效降低空间位阻效应,提高标记效率和灵敏度。羊抗鸡IgY多克隆抗体标记微球是直接将羊抗鸡IgY多克隆抗体标记到荧光微球上制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同步检测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免疫荧光层析试剂盒,所述的反应膜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

(1)用含2%海藻糖的pH 7.4的0.01M的磷酸盐缓冲液将鸡IgY稀释到0.1mg/ml,作为质控C线工作液;将黄曲霉毒素B1偶联抗原稀释到0.2mg/ml,作为黄曲霉毒素B1检测线工作液;将玉米赤霉烯酮偶联抗原稀释到0.2mg/ml,作为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线工作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7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