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5389.9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弓晓娟;方晓彤;董文娟;宋胜梅;董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1B32/15;B82Y40/00;B82Y2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比率 定量 检测 阿霉素 生物 质碳点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150目的玉米芯粉末作为碳源、氮源、硫源和磷源,在180℃高压反应釜中加热碳化12 h,制备生物质碳点溶液;离心除去不溶物,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碳点固体粉末。利用比率荧光检测法确定阿霉素浓度与生物质碳点荧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所构筑的线性方程检测实际尿样中阿霉素的含量以及加标回收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抗干扰性强,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检测成本低,具有自校准性能,可快速、高效、灵敏、定量检测实际样品中阿霉素,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简便快速的方法制备的一种生物质碳点,并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
背景技术
阿霉素,又名多索柔比星。它是一种可用于抵抗肿瘤的抗生素,对RNA和DNA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其中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适用于多种病症,例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支气管肺癌、卵巢癌、胃癌、肝癌等。
目前已用于检测阿霉素的方法有:极谱法、电子吸收光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以下缺陷:测试条件复杂,繁琐耗时,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检测周期长,技术要求高,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以及准确度较低等,导致这些检测方法无法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亟需发展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检测阿霉素的新方法。
碳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高稳定性、低细胞毒性等优点,已成为碳家族中的一颗新星。目前,基于碳量子点已经构筑了多种荧光探针用于金属离子、氨基酸、药物、环境污染物等的检测。基于此,以碳量子点为基础,构筑快速、高效、灵敏检测阿霉素的荧光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申请号为2015101475587,发明名称为以玉米芯为碳源一步合成荧光碳点的方法,该发明以玉米芯为碳源一步合成荧光碳点的方法,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芯、乙二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并分别通过水热法、微波法和超声法加热反应制得荧光碳点或者将经过预处理的玉米芯直接煅烧制得荧光碳点。但是乙二胺的加入使制备过程过于复杂,无法获得单纯玉米芯所制备碳量子点的性质,导致玉米芯在碳量子点制备领域以及所得碳量子点应用受限,因此,以单一的玉米芯为碳源制备碳量子点,详细研究所制备碳量子点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以玉米芯粉末作为碳源、氮源、硫源和磷源,在180℃高压反应釜中加热碳化12 h,制备生物质碳点溶液;离心除去不溶物,冷冻干燥得到生物质碳点固体粉末。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玉米芯前处理:玉米芯磨碎成150目粉末,准确称量0.5 g玉米芯粉末,向其中加入10 mL超纯水,搅拌均匀;
(2)将玉米芯超纯水悬液180℃高压反应釜中加热碳化12 h,得到淡黄色生物质碳点溶液;
(3)荧光探针的制备:高压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淡黄色溶液在8000转/分钟下离心10分钟,得到浅黄色上清液,上清液冷冻干燥即为生物质碳点固体粉末荧光探针。
所述的用于比率定量检测阿霉素的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的用途,所述生物质碳点荧光探针在检测阿霉素中的应用,具体方法为:
(1)生物质碳点储备液的制备:准确称量0.1 g生物质碳点固体粉末,并加入10 mL超纯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10 mg/mL的生物质碳点储备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5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