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视下三维可视化定位仪及其匹配定位人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4921.5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钱鹤翔;邢光富;黄韬;史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鹤翔 |
主分类号: | A61B34/10 | 分类号: | A61B34/10;A61B6/00;A61B34/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012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视 三维 可视化 定位 及其 匹配 人体 三维空间 数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视下三维可视化定位仪及其匹配定位人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利用定位仪,高、低密度的目标物都能以三维可视化形式清晰表达,辅助定位;在三维可视化下操作手术相比二维平面影像,直观立体,节约手术时间,不易产生误差,增加手术成功率。血管介入选择性三维手术路径的加载,可以避免血管影叠加,干扰术者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定位人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具体涉及透视下三维可视化定位仪及其匹配定位人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CT为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人体被检部的断面或立体图像。CT可以提供人体被检查部位的完整三维信息,可使器官和结构清楚显影,清楚地显示病变。就像把一片面包切成片来看。优点是可以分层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主要适用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检查及治疗。
旋转DSA为旋转三维立体成像技术。
X光检查只能提供体内高密度目标物的二维平面影像,低密度目标物不显影。二维平面影像没有垂直的矢量数据,透视下手术和操作靠术者凭感觉和经验加载矢量数据,容易产生误差误判。介入手术时,手术路径不精准容易手术失败和产生并发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透视下三维可视化定位仪及其匹配定位人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X线透视下,体内目标物可以选择性三维可视化形式表达,辅助定位。术前手术路径设置。术中透视下实时输出三维空间影像和数据引导术者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透视下三维可视化定位仪,包括三维数据采集装置,二维数据采集装置和三维可视化定位仪;
所述三维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体表标志物和体内目标区域的三维数据;所述体内目标区域的三维数据包括透视下可显影的组织器官和透视下不显影的组织器官的三维数据;
所述二维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体表标志物、透视下可显影的组织器官和体内不透光目标物的二维数据;
所述三维可视化定位仪接收并重建三维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三维数据和二维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二维数据,并在保证体表标志物、透视下可显影的组织器官和体内不透光目标物的位置关系固定的基础下,通过锁定匹配三维数据采集装置和二维数据采集装置中采集到的体表标志物和透视下可显影的组织器官的二维数据,计算出透视下不显影的组织器官的位置和加载所有体内不透光目标物的矢量数据;并将透视区域选择的目标物在定位仪中以三维可视化形式实时显示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三维数据采集装置为CT、MRI或者旋转DSA。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数据采集装置为X光透视仪或者DSA。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透视下三维可视化定位仪匹配定位人体三维空间数据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透视区域体表设置体表标志物;
步骤二、通过三维数据采集装置扫描,采集体表标志物和体内目标区域的三维数据,所述体内目标区域的三维数据包括透视下可显影的组织器官和透视下不显影的组织器官的三维数据;
步骤三、三维可视化定位仪接收并重建步骤二中采集到的三维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鹤翔,未经钱鹤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4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