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778.6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刘厚红;程婷婷;何敬茹;郭建锋;刘国锋;黄运武;刘文新;梁少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常桂凤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阳 毛尖 制作 工艺 | ||
1.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摘:采摘信阳群体种茶树的一芽一叶,采下的鲜叶应保持芽叶新鲜完整、匀净、无污染、无红边红头、无非茶类夹杂物;信阳群体种是信阳土生土长的茶树品种,采摘鲜叶都是人工采摘,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茶芽,轻轻一提,不能掐断或折断,避免机械损伤,用竹篮存放;
步骤2)、鲜叶摊放:将采摘得到的茶叶摊放在橙色玻璃温室晾晒,以获得高含量的氨基酸、中等含量的儿茶素、低含量的咖啡碱和较低含量的苦味氨基酸的原料;
步骤3)、杀青:茶叶摊放完成后杀青,杀青方法为捞青,将茶叶放置在一个恒温水池中浸泡后捞起,水池中含有质量分数为5%的茶多酚水溶液;
步骤4)、干燥:将浸泡后的茶叶捞起进入热风烘干机中快速散失水分,使茶叶水分含量下降至50.83%~55.79%,此时茶叶弹性无显著变化柔软性和塑性最佳,双手揉搓鲜叶成团,抖动可以散开叶片无折痕;
步骤5)、捻条:干燥后得到的茶叶通过炒茶机捻条,得到条形紧细、色泽翠绿、呈新月形的茶叶;
步骤6)、初烘:将捻条后的茶叶进入链板式连续烘干机,初烘后茶叶水分控制在8%~12%之间,使茶叶散失水分;
步骤7)、冷却:将初烘后的茶叶通过冷却机,充分冷却;
步骤8)、静电除杂:泠却后的茶叶通过静电除杂机,去除毛发、纤维、脱离茶叶的白毫以及扫帚毛、茶叶绒毛、编织袋丝;
步骤9)、色选除杂:通过红外色选机去除茶梗、簧片和非茶类夹杂物;
步骤10)、复烘:将色选后的茶叶通过链板式连续烘干机,烘至含水量在6.5%以下,使茶叶定型;
步骤11)、冷却:将复烘后的茶叶通过冷却机,充分冷却后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鲜叶摊放中,茶叶摊放在橙色玻璃温室晾晒温度控制在18℃~25℃,晾晒时长为6小时~12小时,每间隔3小时翻动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杀青中,捞青水池温度控制在85℃~95℃,浸泡时长为4~6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捻条中,炒茶机采用排把式炒茶机,温度控制在45℃~60℃,轻加压捻条1~3分钟,揉捻叶文热火加重压捻条15~25分钟,成条后减压出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把式炒茶机的排刷由竹枝制成,三把排刷成品字形排列,角度120°排刷厚度为5~7厘米,宽度为炒桶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初烘中温度控制在60℃~70℃,烘焙时长为18~24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复烘中温度控制在70℃~80℃,烘焙时长为10~1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初烘和步骤10)复烘中,采用的链板式连续烘干机的链板孔径为0.8毫米,因为信阳毛尖的原料为小叶种茶树芽叶,成型后茶叶条索直径为1~2毫米,通用链板孔径容易漏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7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